日常生活中見到下列現(xiàn)象,其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氫氣球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變酸了 D.鐵礦石的粉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實驗室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用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的減少廢棄物
B、稀釋濃硫酸時,應沿燒杯壁向濃硫酸中緩緩加水,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C、取用液體藥品時,要把瓶塞反放在桌面上,標簽朝向手心,放回原處時標簽向外
D、做氫氣等可燃性氣體的燃燒實驗時,應先檢驗氣體的純度后再點燃氣體,以防爆炸
E、不能用手接觸實驗室里的藥品,不要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不能嘗藥品的味道
F、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試管夾短柄上,試管口不能對著自己,試管內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
A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該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電子變
成_____ ___離子,屬于____ 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B元素的離子結構
示意圖為 ,該離子帶__ _ ___個單位正電荷,該元素的原子核外總共有
_____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火焰、放出熱量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產生大量的白煙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化學符號:
(1)氧氣 (2)氫氣 (3)氮氣 (4)水
(5)二氧化碳 (5)二氧化硫 (6)四氧化三鐵 (7)五氧化磷
(8)二氧化錳 (9)氯酸鉀 (10)高錳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勞動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會使用木炭煉銅.在化學實驗室里模擬煉銅,既可用傳統(tǒng)的實驗裝置(見圖甲),又能用改進的微型實驗裝置(見圖乙).化學興趣小組采用圖乙裝置,開展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木炭與CuO反應所得紅色固體中含有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
(1)木炭與CuO的反應是:C+2CuO2Cu+CO2↑,若該反應進行的不徹底,產物中還有氧化亞銅(Cu2O).
(2)Cu2O是紅色固體,能與稀硫酸反應: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紅色固體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
【實驗探究】
(1)取木炭、CuO兩種黑色粉末適量,再也少許CaC12(能降低反應溫度,加快反應速率)均勻混合,然后將黑色粉末裝入長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內.
(2)按圖乙連好實驗裝置,然后加熱反應物;2分鐘后,黑色粉末出現(xiàn)紅熱現(xiàn)象,同時澄清的石灰水 ,此時停止加熱.
(3)待玻璃管冷卻后,提取里面的紅色固體,進行如下的驗證:
步驟 | 現(xiàn)象 | 結論 |
①取1.44g紅色固體裝入試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應 | 紅色固體部分減少,溶為變 為 色 | 猜想 錯誤 |
②濾了試管中殘留的紅色固體,洗滌干燥,稱其質量為1.04g | / | 猜想 正確 |
【評價反思】
(1)使用圖乙裝置與使用圖甲裝置相比,其優(yōu)點是 (寫出1條即可).
(2)若要證明CaC12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需要驗證CaCl2的 �。�
(3)在銅的冶煉史中,我國勞動人民還有一項重大發(fā)明就是“濕法煉銅”,該方法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