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下列圖示和相關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該元素原子有_____個電子層,最外層有_____個電子。

(2)圖二所示的實驗中,可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3)如圖三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紅磷不能燃燒為______

(4)圖四試管“1”中的氣體是____。

【答案】2 4 沒有達到著火點 氫氣(或者H2)

【解析】

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生成碳酸鈣和水,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1)由圖可知,圖一中該元素原子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有4個電子。

(2)圖二所示的實驗中發(fā)生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燃燒的條件是物質是可燃物、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上、有氧氣參與,圖三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紅磷不能燃燒為沒有達到著火點。

(4)電解水正極生成氧氣,負極生成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故圖四試管“1”中的氣體是氫氣(或者H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t1℃時,取等質量的A、B兩種固體分別配成飽和溶液,需水質量較多的是_______(填“A”或“B)

2P點對應的B物質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 )溶液。

3)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把A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旱姆椒ㄊ?/span>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可以將一氧化碳轉化為甲烷,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丁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

B.丙中碳、氫原子個數(shù)比為14

C.28g甲完全反應至少需要2g

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A、BC析出晶體時均不含結晶水),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_______。

(2)t2℃時,溶解度相等的物質是_______。

(3)欲將A溶液的狀態(tài)從M 點轉化到N點,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將等質量的t3A、B、C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析出晶體的質量最多的是_____。

(5)配制t2℃時等質量的A、B、C飽和溶液,所需溶劑質量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點表示t1°C,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均為20

B.t2°C,等質量的ab兩種物質配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a<b

C.a中含有少量b時,可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a

D.t2°C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C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關系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中甲、乙、丙、丁四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2:4:4:1,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

B.丙、丁為空氣中的兩種無毒成分

C.丁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

D.乙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控制變量法是對比實驗中的重要方法,我們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做了如下含有對比思想的化學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甲的目的主要是對比出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2)實驗乙利用對比實驗排除了水對實驗的干擾,若觀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則證明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丙中,只有A中鐵釘生銹了,對比鐵釘不同的現(xiàn)象,可推知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________________同時接觸。下圖的對比實驗丙和丁能實現(xiàn)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 實驗丙中A. B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植物油是否有關

B 實驗丙中A、C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水是否有關

C 實驗丁中a、b對比可探究物質溶解性與溶質種類是否有關

D 實驗丁中b、d對比可探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是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農村中學的化學興趣小組在開展實驗活動時,利用山泉水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結果幾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現(xiàn)渾濁的現(xiàn)象,放置一段時間后,容器底部還出現(xiàn)白色沉淀物。該興趣小組的同學針對此奇異的現(xiàn)象展開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用山泉水配制氫氧化鈉溶液為什么會出現(xiàn)渾濁?白色沉淀物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Ⅰ、氫氧化鈉樣品不純,含不溶性雜質;

Ⅱ、氫氧化鈉與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物質。

1)小明通過實驗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實驗是_____。

查閱資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較多的碳酸氫鈣,碳酸氫鈣[Ca(HCO3)2]受熱會分解,也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且都有碳酸鈣生成。

2)小紅取來少量的山泉水于燒杯中,往其中加入適量的肥皂水,攪拌,觀察到_____的現(xiàn)象,確認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紅取含有碳酸鈣的沉淀物進行實驗: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適量的稀鹽酸,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4)該山泉水經過_____(填操作名稱),就可用于配制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50年代,白磷火柴在歐洲普遍流行。19 世紀末,人們發(fā)現(xiàn)利用白磷做火柴的工人,易患一種磷毒性頜骨壞死的疾病,至此白磷的毒性受到關注。各國也在不同時期宣布禁止生產和銷售白磷火柴,于是火柴上的白磷漸漸被紅磷取代。現(xiàn)代火柴頭主要成分是氯酸鉀和硫磺,火柴盒側面的磷皮則使用了紅磷,輔料包括石蠟、二氧化錳、炭黑、黏合劑和穩(wěn)定劑等。

純凈的白磷是無色透明的晶體,遇光會逐漸變黃,因而又叫黃磷。白磷劇毒,誤食0.1g就能致死。白磷接觸皮膚也會引起吸收中毒。白磷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經測定,白磷的分子式為P4。白磷最特殊的性質就是能在潮濕的空氣中發(fā)生緩慢氧化,反應產生的部分能量以光能的形式放出,故在暗處可看到白磷發(fā)光。當緩慢氧化積累的能量達到它的著火點(40° C)時便發(fā)生自燃,因此白磷通常儲存在水中。

白磷和紅磷雖然一字之差,但是它們的結構、著火點和毒性卻有很大不同。白磷有劇毒、著火點低、是四面體型分子,而紅磷無毒、著火點較高,是鏈狀分子。

物質性質

白磷

紅磷

毒性

劇毒

無毒

著火點

40 °C

240 °C

分子結構

依據(jù)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1)白磷的物理性質_________(任寫一條)。

2)白磷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現(xiàn)代火柴摩擦生火時燃燒的物質中,除木棍外還有_______。

4)白磷通常保存在水中,而不放置在空氣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5)白磷與紅磷性質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