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的名稱:① .
(2)實驗室選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則發(fā)生反應的文字或者符號表達式為 ,收集氧氣可選用E裝置,理由是 .
(3)若裝置B中反應很劇烈,據(jù)此提出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是 .
①控制液體的加入速度 ②用體積較小的錐形瓶 ③加熱反應物
(4)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加熱固體硫酸銨和固體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 裝置,若使用裝置G收集氨氣,則氣體應從 (填“e”或“f”)通入.
(5)F裝置可以用來收集和儲備氣體.當裝置中收集滿氧氣后,如果需要排出氧氣,則可使用排水法,水應從(填“b”或“c”) 端通入.
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收集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1)根據(jù)儀器的名稱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據(jù)裝置的特點,分析選擇藥品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氧氣的性質(zhì)決定氧氣的收集方法; (3)根據(jù)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斷; (4)根據(jù)制取氨氣的反應物的狀態(tài)及反應條件確定發(fā)生裝置,根據(jù)氨氣與空氣的密度關(guān)系分析若使用裝置G收集氨氣的進氣口; (5)根據(jù)氧氣與水的密度分析進水口. |
解答: | 解:(1)標號儀器的名稱:①是 試管. (2)實驗室選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試管口沒有一團棉花,應用氯酸鉀來制取氧氣,則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氯酸鉀氯化鉀+氧氣,收集氧氣可選用E裝置,屬于排水法,理由是:氧氣不易溶于水. (3)若裝置B中反應很劇烈,可通過控制液體的加入速度來控制反應的速率; (4)實驗室常用加熱固體硫酸銨和固體熟石灰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屬于加熱固體制取氣體,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A裝置;若使用裝置G收集氨氣,由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則氣體應從f通入. (5)F裝置可以用來收集和儲備氣體.當裝置中收集滿氧氣后,如果需要排出氧氣,則可使用排水法,由于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水應從b端通入 故答為:(1)①試管;(2)氯酸鉀氯化鉀+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3)①;(4)A、f;(5)b. |
點評: | 本題主要考查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氣體的收集裝置,其中以最常見的氧氣為切入點,引入其它幾種其它的收集和制取選用的裝置,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描述中 是物理變化, 是化學變化, 是物理性質(zhì), 是化學性質(zhì)(填序號)
①、堿式碳酸銅受熱易分解、、酒精燃燒、邸⒖諝馐菬o色無味的氣體、堋⒛景羰芰φ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guān)于下列微粒結(jié)構(gòu)示意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③屬于金屬元素 B.①②屬于同種元素
C.③④是陰離子 D. ②④是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 A. |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化合物 |
| B. | 單質(zhì)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
| C. | 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所以,化學變化一定有新物質(zhì)生成 |
| D. | 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一般少于四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少于四個的原子一定是金屬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反應的反應物可能屬于氧化物 B、該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C、不考慮反應條件時,該圖示可以表示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反應
D、該反應生成物都屬于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學習化學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變化的本質(zhì),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 殘雪化成水 | B. | 高粱釀成酒 | C. | 西瓜榨成汁 | D. | 木柴劈成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酒精檢測儀”可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其反應原理為:
C2H5OH + 4CrO3 + 6H2SO4 2Cr2(SO4)3 + 2X↑ + 9H2O,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zhuǎn)變?yōu)榫G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學式為 ▲ 。
(2)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圖,“○”和“●”分別表示兩種質(zhì)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
由“”聚集成的物質(zhì) ▲ (選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參加反應的兩種反應物的分子 個數(shù)比為 ▲ 。
(3)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 (選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 ②原子數(shù)目 ③分子種類 ④分子數(shù)目 ⑤元素種類 ⑥物質(zhì)種類
(4)下圖A、B、C三個實驗用于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填序號),理由是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