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9年2月22日厄瓜多爾發(fā)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132.4千米。在抗震救災中,可使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的稀溶液進行消毒,制取NaClO的化學方程式為:。
(1)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價為__________。
(2)地震后,水源將受到嚴重污染。為防止疫病傳染,需對河水凈化后方可飲用,凈化水常采用的措施為:①加熱煮沸 ②消毒 ③過濾 ④自然沉降,以下措施排列先后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3)為了保證飲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進行多次消毒。如使用漂白粉作為消毒劑,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鈣,其化學式為Ca(ClO)2,次氯酸鈣溶于水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碳酸鈣和次氯酸(HClO)。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Cl2 +1 B
【解析】
(1)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鈉、氧、氫原子個數分別為2、2、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鈉、氧、氫、氯原子個數分別為2、2、2、2,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每個X分子由2個氯原子構成,物質X的化學式為Cl2。
NaClO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0,則x=+1價;
(2)凈化水時,要先通過自然沉降使水中的懸浮物沉淀下來,再通過過濾把不溶于水的物質除去,在加熱煮沸對水進行消毒,最后通過加熱煮沸,既可以再次殺菌消毒,又可以達到軟化水的目的。措施排列先后順序正確的是④③②①。故選B;
(4)為了保證飲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進行多次消毒。如使用漂白粉作為消毒劑,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鈣,其化學式為Ca(ClO)2,次氯酸鈣溶于水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碳酸鈣和次氯酸(HCl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最新研制出一種新型石墨烯——鋁電池,手機使用這種電池,充電時間短,待機時間長。碳、鋁元素的相關信息如下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
A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B 碳在地殼中含量最高
C 鋁的原子序數為13
D 鋁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見化合價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產、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空氣中的水和_____。
(2)錳鋼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_____,可用于制作鋼軌
(3)汽油和洗潔精都能除去油污,其中發(fā)生乳化作用的是_____。
(4)為防止自行車生銹,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 車架表面噴涂油漆
B 鋼圈表面鍍防護金屬
C 鏈條表面涂機油
D 露天放置,日曬雨淋
(5)天然氣是較清潔的能源,城市的一些汽車已改用壓縮天然氣作燃料,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請寫出天然氣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試采成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請回答:
(1)可燃冰外觀似冰,主要含有的是甲烷水合物。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寫出甲烷充分燃燒時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為緩解能源危機,人們還必須積極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如果可燃冰開采不慎,就會導致甲烷氣體大量泄露,將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更加嚴重。因此開采可燃冰時應注意哪些方面?_____(答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欲用濃鹽酸與大理石反應制取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提供了下列裝置和藥品(二氧化碳氣體既不溶于飽和NaHCO3溶液也不與NaHCO3反應:)。請回答相關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
(2)裝置A、B都可作發(fā)生裝置,A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原理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用濃鹽酸與大理石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混有的氣體_____。(用化學式表示)
(5)兩個凈化裝置相連接時,其儀器接口先后順序應為_____。
A a-b-c-d B c-d-b-a C c-d-a-b D b-a-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定質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時間后,改為滴加稀鹽酸,所得溶液質量隨加入試劑總體積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b點時所加試劑一定是稀鹽酸
B. 加入試劑總體極為V1時,溶液中不存在NaOH
C. 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都是鹽
D. a點時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外小組進行探究實驗:鑒別稀硫酸,稀鹽酸和氫氧化鈉三種無色溶液。小組的同學把標有序號1、2、3的三種溶液分別滴入標有對應序號的三支試管中,向三支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如甲圖,鑒別出1號溶液,再向另兩支試管中滴加一定量BaCl2溶液,如乙圖。
請回答:
(1)1號試管中是_____溶液(填化學式,下同)。
(2)乙圖中2號試管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_____。把該試管反應后的物質進行過濾,得到濾液。下面對濾液取樣進行研究:
(提出問題)
除含有酚酞外,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
猜想一:HCl;
猜想二:HCl和_____;
猜想三:HCl和BaCl2
(進行實驗)
①取一定量的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_____正確。
(3)實驗后將三支試管的廢液都倒入廢液缸,發(fā)現廢液無色,則廢液中一定不含_____(填“HCl”、“BaCl2”或“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利用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進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探究實驗。
(1)如圖,在進行實驗前,檢查該實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
(2)用燃燒紅磷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是_____,紅磷燃燒結束后,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看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這個反應屬于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名稱)。
(3)根據實驗目的要求,用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中尋找紅磷的替代物,該替代物需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等(寫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創(chuàng)造物質。試從科學家認識物質的視角認識CO2。
(1)微觀角度:我國研制的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將CO2和H2轉化為甲醇(CH3OH)和X。若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 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畫出X分子的微觀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
(2)性質角度:如圖是某同學為探究二氧化碳性質進行的實驗,實驗中觀察到②③不變色,①④變紅色,且④比①先變紅,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應用角度: Al – CO2電池是一種新型電池。電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與CO2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Al2(C2O4)3。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環(huán)保角度:全球參與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根本對策。下列對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國際規(guī)定
B通過加高煙囪直接排放含CO2的廢氣
C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開發(fā)太陽能等新能源
D多砍伐森林中的樹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