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25℃時,向盛有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固體的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充分溶解后,甲、乙還有剩余,丙全部溶解。然后將三支試管加入盛有80℃水的燒杯中,甲沒有明顯變化,乙全部溶解,丙有固體析出。如圖1所示。請回答:

1)燒杯里的三個試管中,_____(選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2)圖2中能表示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選填“a”、“b”或“c”)。

3t2℃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水的質量最少的是_____(選填“甲”、“乙”或“丙”)。

【答案】 c

【解析】

1)燒杯里的三個試管中,乙試管底部沒有固體剩余,所以乙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2)將三支試管加入盛有80℃水的燒杯中,甲沒有明顯變化,乙全部溶解,丙有固體析出,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圖2中能表示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是c

3)將三支試管加入盛有80℃水的燒杯中,甲沒有明顯變化,乙全部溶解,丙有固體析出,所以丙物質是c曲線,乙物質是a曲線,甲物質是b曲線,所以t2℃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水的質量最少的是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電鍍廠排放的廢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為減少污水及節(jié)約成本,回收重要原料ZnSO4和有關金屬。設計如圖所示流程。請回答:

(溶液甲和溶液乙中都只有ZnSO4溶質)

1)圖中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

2)圖中固體C______。

3)③的反應方程式是______,該步驟中,可用來代替稀硫酸的是______(填序號)。

a.硫酸銅溶液 b.硫酸鈉溶液 c.硝酸銅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痛血康膠囊(含有草烏)用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以及胃、十二指腸潰爛、炎癥引起的輕度出血。草烏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質烏頭堿(化學式CxH47NO11),已知烏頭堿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5。請計算:

1)烏頭堿中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

2)含20.4g碳元素的烏頭堿的質量是_________g(結果精確到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的微觀模擬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B中補充相關粒子圖形,使其正確_________;

2A—B變化的微觀實質是_____

3C物質屬于化合物的微觀依據是_____

4)請畫出比碳元素多一個周期少一族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實驗不是制取氣體,所以實驗前不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實驗前沒有將彈簧夾夾緊,會導致測定結果偏高

C. 該實驗可以說明空氣中含有稀有氣體

D. 若把紅磷換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中有相同的原子團

B. 都屬于鐵元素,但在化合物中顯示不同的化合價

C. 化學性質相似

D. 蔗糖由蔗糖分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由氯化鈉離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根據自己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合成橡膠、棉花、聚乙烯塑料、蠶絲等都是人們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有機材料,其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廢舊塑料造成的污染被稱為______。

2)車用乙醇汽油是將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種汽車燃料,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

3)過量排放CO2會導致______。研究表明:CO2可用來合成多種有機物,在高溫高壓下,CO2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時生成水,在該反應中CO2NH3的質量比為______(填最簡整數比)。人體排泄的尿液中也含有尿素,它通常是由______(填:糖類油脂氨基酸維生素)氧化而成的。

4SO2、CO2O3、NO2幾種氣體中會導致酸雨的是______,用pH試紙測定雨水酸堿度的具體操作是______。酸雨會造成土壤酸化,人們常用熟石灰來改良酸性土壤,其利用的原理是______;長期使用化肥K2SO4也會導致土壤酸化,用BaCl2溶液可以區(qū)分K2SO4KCl兩種鉀肥,試寫出其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固體物質A,其可能是NH4Cl、NaCl、Na2CO3中的兩種或多種。按如圖所示進行探究實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試根據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的現象作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

1)氣體B的化學式為_____。

2)現象X_____

3)固體物質A中不存在的物質是_____ (寫化學式)。

4)溶液C中含有的陰離子為_____(寫離子符號)。

5)請寫出步驟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裝置圖:

(1)這個實驗過程中,下圖能正確表示集氣瓶內氣體體積變化情況的是________。

(2)在此實驗過程中能否用蠟燭代替紅磷?________(填不能)。請簡述理由________。

(3)某活動小組對收集到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產生興趣。于是將收集到的一瓶氧氣密封。

(提出問題)這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多少?

(實驗驗證)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兩套實驗裝置,用來測定該瓶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在氮氣環(huán)境下。將過量的銅粉分別裝入干燥的硬質玻璃管和具支試管后,密封。用兩支干燥的注射器從該瓶中抽取氣體,分別按下圖連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時間后,用酒精燈在銅粉部位加熱,加熱時反復推拉注射器至反應完全。

①甲裝置比乙裝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②用甲裝置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需要測定的實驗數據是________。

(4)(反思交流)實驗完畢,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應先將氣球內的氣體全部擠出,再讀數。否則會使測得的實驗結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