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實驗小組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把一根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內(nèi),很快熄滅了。據(jù)此,對呼出氣體的成分,同學們提出了下列假設:
A認為是二氧化碳 B認為是氮氣 C認為是二氧化碳和氮氣的混合物
為了弄清它的真實成分,大家設計了下列實驗:(已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實驗步驟與內(nèi)容 | 實驗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⑴去一瓶呼出的氣體,倒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后,立即蓋上玻璃片振蕩 |
| 呼出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 |
⑵把步驟⑴中的集氣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下拿開玻璃片 | 瓶內(nèi)液體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改變 | 瓶內(nèi)剩余氣體 溶于水 |
⑶把步驟⑵中的集氣瓶取出,向瓶內(nèi)插入一根燃著的木條 | 木條立即熄滅 | 瓶內(nèi)剩余氣體不支持燃燒 |
能否由上述實驗確定呼出氣體中是否含有水蒸氣 (填“能”或“否”);
綜上所述,你得出的結(jié)論是:假設 (填字母序號)成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下圖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據(jù)圖得出的下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
A.氧化汞受熱時能分解成汞和氧氣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質(zhì)都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屬于分解反應,但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
A碳+氧氣二氧化碳 B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氣 D硫酸銅+氫氧化鈉→氫氧化銅+硫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班同學用下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乙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下列對這兩種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學可能使用的紅磷量不足
②甲同學可能塞子塞慢了
③乙同學使用的裝置可能氣密性較差
④乙同學可能沒有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nèi)空氣受熱逸出
A全部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水通過三態(tài)變化,實現(xiàn)了自身的天然循環(huán)
B.用肥皂水可以區(qū)分硬水與軟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濾紙過濾可以除去所有的雜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右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其中A是標有以cm為單位的刻度,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圓狀缺口的圓筒狀玻璃容器(帶橡皮塞B),C為能自由移動的活塞。他們操作過程如下: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將兩個可自由移動的活塞C分別調(diào)整到左右兩邊刻度的10cm處;
c將過量的銅粉平鋪在惰性電熱板上,塞上橡皮塞B;銅和氧氣能夠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
d通電加熱銅粉,待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原來的狀況。記錄兩活塞C之間的距離為h;
e根據(jù)數(shù)據(jù)h列出公式,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注:A容器內(nèi)的固態(tài)物質(zhì)、惰性電熱板、活塞部分所占體積忽略不計,活塞與玻璃容器之間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計)
⑴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分別移動兩活塞C到左右兩邊刻度為10cm處,塞緊橡皮塞B,雙手將兩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間的距離縮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動,直到兩活塞C的距離為
cm時停止移動,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⑵b—d的實驗步驟中兩活塞之間的距離h具體變化情況是 。
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含字母h)為 。
⑷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電熱板沒有冷卻到原來溫度,則e操作中計算出的實驗結(jié)果比理論值偏
(“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