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治理汽車尾氣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圖中單質(zhì)的化學式為N2
B. 該反應使有毒氣體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
C. 反應物都屬于氧化物
D. 反應中原子、分子個數(shù)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聯(lián)合國確立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放射源銥一192常用于探傷,如圖所示為元素周期表中銥元素的信息。下列關(guān)于依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銥屬于非金屬元素B.銥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77
C.銥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為77D.銥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19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草木灰是農(nóng)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某化學興趣小組取100g草木灰于燒杯中,不斷滴入稀鹽酸溶液,當?shù)稳?/span>50g稀鹽酸時,恰好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此時燒杯中的殘余混合物質(zhì)量為147.8g。碳酸鉀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K2CO3+2HCl=2KCl+H2O+CO2↑(假設(shè)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與酸反應),請計算:
(1)生成物中水的化學式量___________。
(2)下圖表示反應過程放出的氣體質(zhì)量與加入鹽酸的關(guān)系曲線,則圖中縱坐標上a點數(shù)值為:a=_________g;
(3)稀鹽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請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CO2能否與水反應產(chǎn)生疑問,于是他們從家里找來軟塑料瓶進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CO2能與水反應嗎?
(實驗)甲同學按如圖所示的實驗,打開軟塑料瓶塞,迅速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倒入瓶中并擰緊瓶塞,振蕩,一會后發(fā)現(xiàn)________。
得出結(jié)論:CO2能與水反應。
(反思1)乙認為甲的實驗不足以證明CO2能與水反應,乙的理由是:______。
(補充實驗)取少量甲實驗后軟塑料瓶中的液體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液體變紅,乙同學認為這可以說明CO2能與水反應(提示:石蕊是一種遇酸變紅的紫色試劑)。
你認為乙同學驗證CO2能與水反應的方法,是通過證明______來實現(xiàn)的。
(反思2)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實驗也不足以證明CO2能與水反應,其理由是______。
(再實驗)該興趣小組的同學經(jīng)過思考、討論,他們利用蒸餾水、二氧化碳氣體和用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1)______; | 小花仍為紫色 | 水不能使石蕊変色 |
(2)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 | 小花仍為紫色 | ______; |
(3)把實驗(1)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 | ______。 | ______。 |
(結(jié)論)CO2能與水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制取裝置如下,請回答: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__。
(2)某同學利用圖G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把燃著的木條放在玻璃管____________。(填“b”或“c”)端,如果立即熄滅則滿了。
(3)實驗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____(填裝置編號);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實驗室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H2,發(fā)生裝置可用B或C,C裝置相對于B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幾種常見物質(zhì)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每個字母各代表一種物質(zhì),每個箭號各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箭頭來源的是反應物,箭頭指向的是生成物。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略去)。已知五種物質(zhì)均由C、H、O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A和B所含元素相同,D和E所含元素相同,X為單質(zhì),A為有毒氣體,B和D可以發(fā)生化合反應。
(1)寫出A和X的化學式:A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
(2)寫出檢驗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3)寫出E→D轉(zhuǎn)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關(guān)信息,請利用下表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__________,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増強,則第三周期中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屬性__________(填“強”或“弱”)。
(2)氧元素的離子與__________(寫元素名稱)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shù)。
(3)原子序數(shù)為5和13的原子排在同一縱行,則它們在原子結(jié)構(gòu)上的相似之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請根據(jù)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家用煤爐中的蜂窩煤有12孔、14孔,甚至16孔等多個品種,孔道越多燃燒越充分,理由是________。
(2)今年入冬以來,岑溪多地曾發(fā)生山火,森林滅火的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前的地段開辟防火隔離帶,其滅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通常狀況下,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①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研究可燃物燃燒的另一個條件,應將試管a中的紅磷換成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x=2
B. 該反應中有4種氧化物
C.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質(zhì)量都不變
D. 若反應中甲、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時,則無物質(zhì)戊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用塊狀大理石(其中的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和10%的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他們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實驗后,同學們發(fā)現(xiàn)發(fā)生裝置中仍有固體剩余,可是卻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對此小組同學產(chǎn)生了疑問,并繼續(xù)探究。
(提出問題)不再產(chǎn)生氣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設(shè))猜想一:鹽酸已經(jīng)完全反應;
猜想二:大理石中的碳酸鈣已完全反應(即剩余固體只是雜質(zhì));
猜想三:生成物或雜質(zhì)附著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繼續(xù)進行。
(實驗探究)小組同學先用潔凈的燒杯A取反應后的清液,并用燒杯B、C配制CO2水溶液和CaCl2溶液。(如圖所示)
實驗1:用三支試管各取試劑X少許,分別向其中滴加A、B、C三種溶液,溶液A、B均使X變?yōu)?/span>_______色,溶液C未使X變色。其中,試劑X為_______;溶液C不呈酸性。該步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實驗2:用pH試紙分別測溶液A、B的酸堿性,具體操作是:取少量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然后與____________對比。測得結(jié)果是:溶液A的pH=2,溶液B的pH=6。
通過實驗1和實驗2可得出結(jié)論“猜想一不成立”,即“反應后鹽酸還有剩余”。
實驗3:小明將反應容器充分振蕩,使剩余固體與液體充分接觸,觀察到仍無氣泡產(chǎn)生。由此得出結(jié)論“猜想三不成立”。
實驗4:向?qū)嶒?/span>3后的容器中繼續(xù)加少量_________,又有氣泡產(chǎn)生;一段時間后,不再產(chǎn)生氣泡,仍有固體剩余。由此得出結(jié)論“猜想二不成立”。
(得出結(jié)論)根據(jù)以上探究活動可知:影響反應能否進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組同學討論,又是出新的觀點“可能是鹽酸濃度太小,反應太慢,無法觀察氣泡產(chǎn)生”。并設(shè)計實驗5:當實驗4中觀察不到氣泡時,測得容器中溶液的pH為a;放置一段時間后,再次測其pH為b。若a_______b(選填“>”“<”或“=”),則該猜想成立。(由于稀鹽酸濃度較小,其揮發(fā)性對實驗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