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寧波)幼苗得出土率是否與種子種植的深度有關(guān)?為研究這一問題,小科展開了相關(guān)的研究:將相似的120粒綠豆種子平均分成4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的深度種植,放置在相同且適宜萌發(fā)和生長的條件下.連續(xù)觀察15天,發(fā)現(xiàn)只有三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圖所示.在第15天對所有幼苗進一步觀察,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組別
          種植深度 6cm 11cm 18cm 25cm
          出土幼苗數(shù)量 29棵 30棵 26棵 20棵
          未出土幼苗生長情況 1棵種子未萌發(fā) / 幼苗略有萎縮現(xiàn)象 幼苗萎縮現(xiàn)象較明顯
          幼苗葉子大小 較大 較小 只有痕跡 只有痕跡(1)分析實驗結(jié)果可知,當綠豆種子種植深度超過11cm后,隨著種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將會
          下降
          下降
          ,根本原因是
          子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以供給幼苗出土所需
          子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以供給幼苗出土所需

          (2)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組幼苗各10棵,分別測定各組有機物含量,則
          組的有機物含量最高.
          分析:本題探究子萌發(fā)的條件,重點考查探究實驗的變量的惟一性,以及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即: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據(jù)此可以解答本題.
          解答:解:(1)分析實驗結(jié)果:種植深度為6cm;11cm;18cm;25cm的出土幼苗數(shù)量分別為:29棵;30棵;26棵;20棵 可知,當綠豆種子種植深度超過11cm后,隨著種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將會下降,原因是幼苗出土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如果種植深度過大子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以供給幼苗出土所需.
          (2)分析實驗結(jié)果甲、乙、丙、丁四組幼苗出圖后幼苗葉子大小分別為:較大;較小;只有痕跡;只有痕跡,這樣看甲組幼苗出土后扔有較充足的營養(yǎng)可以利用來促使幼苗的發(fā)育,幼苗可以更早的長出新葉,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所以,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組幼苗各10棵,分別測定各組有機物含量,則甲組的有機物含量最高.
          故答案為:(1)下降;子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以供給幼苗出土所需(2)甲
          點評:種植時盡量選用粒大飽滿的種子,這樣的種子中含有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可使種子萌發(fā)時有充足的營養(yǎng),萌發(fā)出的幼苗更茁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寧波)科學研究中常常需要對生物進行分類.下列動物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寧波)2013年3月29日,衛(wèi)生部通報了上海、安徽兩地發(fā)現(xiàn)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經(jīng)各部門努力,至5月下旬各地相繼解除了警報.
          (1)由于H7N9禽流感具有傳染性和
          流行性
          流行性
          等特點,所以屬于傳染病.
          (2)研究發(fā)現(xiàn),在藥物長期作用下,許多病毒的抗藥性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這一事實說明,病毒能夠不斷地發(fā)生
          變異
          變異
          ,并通過自然選擇而保存下來,經(jīng)遺傳積累而使后代進一步適應變化了的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寧波)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常被用作動物細胞的觀察材料.
          (1)下列是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圖象,其中圖
          是人體口腔上皮細胞.
          (2)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中,顏色最深的細胞結(jié)構(gòu)是
          細胞核
          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寧波)小科同學走近一魚塘邊的某一位置時,魚塘中的鯉魚便會成群地向他游來,并逐漸向他聚集,如圖所示.
          (1)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最合理的是
          D
          D

          A.鯉魚本身具有親近人的特性
          B.鯉魚本身具有向聲音聚集的特性
          C.此前常有人站在這里觀賞
          D.此前常有人站在這里投食
          (2)該魚塘中的所有鯉魚可以看成是一個
          種群
          種群
          .魚塘中的鯉魚的體色是由位于
          DNA
          DNA
          大分子上的基因所決定的.
          (3)若將該魚塘看成一個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按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功能與特征分,鯉魚屬于生物成分中的
          消費者
          消費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