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數(shù)學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如圖,如何在該圖形中數(shù)出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以下是兩位同學的做法:
(1)甲同學的做法為:
當時,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當時,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當時,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則在第個圖形中,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無需化簡)
(2)乙同學的做法為:
當時,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當時,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當時,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則在第個圖形中,黑色正方形的個數(shù)共有 (無需化簡)
(3)數(shù)學老師及時肯定了兩位同學的做法,從而可以得到等式
(4)請利用學習過的知識驗證(3)問中的等式.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DC,AD=BC,E,F在DB上兩點且BF=DE,若∠AEB=120°,∠ADB=30°,則∠BCF= ( 。
A. 150° B. 40° C. 80° D. 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春季運動會上,某學校教工組和學生組進行定點投籃比賽,每組均派五名選手參加,每名選手投籃十次,投中記1分,不中記零分,3分以上(含3分)視為合格,比賽成績繪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如下:
投籃成績條形統(tǒng)計圖
(1)請你根據(jù)條形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據(jù)填寫表格:
組別 | 平均數(shù) | 中位數(shù) | 方差 | 合格率 |
教工組 | ________ | 3 | ________ | 80% |
學生組 | 3.6 | ________ | 3.44 | 60% |
(2)如果小亮認為教工組的成績優(yōu)于學生組,你認為他的理由是什么?小明認為學生組成績優(yōu)于教工組,他的理由又是什么?
(3)若再讓一名體育教師投籃后,六名教師成績平均數(shù)大于學生組成績的中位數(shù),設這名體育教師命中m分,求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拋物線y=(x+2)(x﹣8)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點C,頂點為M,以AB為直徑作⊙D.下列結(jié)論:①拋物線的對稱軸是直線x=3;②⊙D的面積為16π;③拋物線上存在點E,使四邊形ACED為平行四邊形;④直線CM與⊙D相切.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個數(shù)是( 。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ACB=90°,AB=4,BC=2,將△ABC繞點B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到△A′BC′的位置,此時點A′恰好在CB的延長線上,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_____(結(jié)果保留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若要比較與的大。覀兛梢岳貌坏仁降男再|(zhì)來說明:
例加:若,則;若,則;若,則.
像上述比較兩個代數(shù)式大小的方法叫做作差法.
如:某同學需要比較與的大小,做法為,則.試解答下列問題:
(1) 比較大。
(2) 若,試用作差法比較與的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
(3)若某三角形的底和高均為,某長方形的長寬為和,試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并說明理由;(其中)
(4)“無字證明”是數(shù)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解決方法.課本在證明時,運用了如圖中的圖形面積來證明.某同學提出運用圖形的幾何意義的方法不僅可以解決等式的證明,也可以解決不等式的相關證明.如對(2)問中的的大小關系的證明,當時,若使用圖形的幾何意義可以更為直觀解決,請你畫出符合題意的圖形,并簡要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的方格地面上,標有編號A、B、C的3個小方格地面是空地,另外6個小方格地面是草坪,除此以外小方格地面完全相同.
(1)一只自由飛行的鳥,將隨意地落在圖中的方格地面上,問小鳥落在草坪上的概率是多少?
(2)現(xiàn)從3個小方格空地中任意選取2個種植草坪,則剛好選取A和B的2個小方格空地種植草坪的概率是多少(用樹形圖或列表法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等邊△OA1B1,頂點A1在雙曲線y=(x>0)上,點B1的坐標為(2,0).過B1作B1A2∥OA1交雙曲線于點A2,過A2作A2B2∥A1B1交x軸于點B2,得到第二個等邊△B1A2B2;過B2作B2A3∥B1A2交雙曲線于點A3,過A3作A3B3∥A2B2交x軸于點B3,得到第三個等邊△B2A3B3;以此類推,…,則點B6的坐標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道證明題,李老師已給同學們講解了思路.請你將過程和理由補充完整.
已知∠1=∠2,∠A=∠E. 求證:AD∥BE.
證明:∵∠1=∠2 (已知)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A=∠E(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