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菱形ABCD中,∠B=60°,點E、F分別在AB、AD 上.
(1)如圖1,若點E、F分別為AB、AD的中點,問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嗎?請直接回答,不需要說明理由.

答:                        
(2)如圖2,若點E、F分別在AB、AD上,且BE=AF,問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1)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2)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理由見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菱形的性質(zhì)知道菱形的對角線平分對角,而點E、F分別為AB、AD的中點,容易得到AE=AF,根據(jù)等腰三角形性質(zhì)即可得到結(jié)論;
(2)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首先根據(jù)菱形的性質(zhì)和∠B=60°可以得到△ABC和△ADC都為等邊三角形,然后連接CE、CF,利用已知條件可以證明△ACF≌△BC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到CF=CE,最后利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即可得到結(jié)論.
試題解析:
(1)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
(2)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
∵四邊形ABCD是菱形且∠B=60°,
∴△ABC和△ADC都為等邊三角形,
∴AC=BC,∠FAC=EBC=60°,
連接CE、CF,
在△ACF和△BCE中,
∵AF=BE,∠FAC=∠EBC,AC=BC,
∴△ACF≌△BCE,
∴CF=CE,
∴點C在線段EF的垂直平分線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某數(shù)學(xué)興趣小組開展了一次課外活動,過程如下:如圖,正方形ABCD中,AB=6,將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與D點重合.三角板的一邊交AB于點P,另一邊交BC的延長線于點Q.

(1)求證:DP=DQ;
(2)如圖,小明在圖①的基礎(chǔ)上做∠PDQ的平分線DE交BC于點E,連接PE,他發(fā)現(xiàn)PE和QE存在一定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請猜測他的結(jié)論并予以證明;
(3)如圖,固定三角板直角頂點在D點不動,轉(zhuǎn)動三角板,使三角板的一邊交AB的延長線于點P,另一邊交BC的延長線于點Q,仍作∠PDQ的平分線DE交BC延長線于點E,連接PE,若AB:AP=3:4,請幫小明算出△DEP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點P是AB的中點,連接DP,過點B作BE⊥DP交DP的延長線于點E,連接AE,過點A作AF⊥AE交DP于點F,連接BF.

(1)若AE=2,求EF的長;
(2)求證:PF=EP+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DC∥AB,BD平分∠ADC,∠ADC=60°,過點B作BE⊥DC,過點A作AF⊥BD,垂足分別為E、F,連接EF判斷△BEF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已知,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BC的平分線與AD相交于點P,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APB是等腰三角形 ②∠ABP+∠BPD=180°③PD+CD=BC ④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在△ABC中,∠ACB=90º,AC>BC,分別以AB、BC、CA為一邊向△ABC外作正方形ABDE、BCMN、CAFG,連接EF、GM、ND,設(shè)△AEF、△BND、△CGM的面積分別為S1、S2、S3,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S1=S2=S3        B.S1=S2<S3          CS1=S3<S2       D.S2=S3<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ABCD中,∠ABC的平分線交AD于點E,且AE=DE=1,則□ABCD的周長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菱形ABCD中,若對角線長AC=8cm,BD=6cm.則邊長AB=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矩形ABCD中,點E是邊CD的中點,將△ADE沿AE折疊后得到△AFE,且點F在矩形ABCD內(nèi)部.將AF延長交邊BC于點G.若,則     (用含k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