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已知一次函數y=kx+b的圖象經過A(﹣2,﹣1),B(1,3)兩點,并且交x軸于點C,交y軸于點D.
(1)求該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2)求△AOB的面積.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互聯網消費逐漸深入人們生活,如圖是“滴滴順風車”與“滴滴快車”的行駛里程x(公里)與計費y(元)之間的函數關系圖象,下列說法:
(1)“快車”行駛里程不超過5公里計費8元;
(2)“順風車”行駛里程超過2公里的部分,每公里計費1.2元;
(3)A點的坐標為(6.5,10.4);
(4)從哈爾濱西站到會展中心的里程是15公里,則“順風車”要比“快車”少用3.4元,其中正確的個數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半徑為 1 的小圓與半徑為 2 的大圓,有一個公共點與數軸上的原點重合,兩圓在數軸上做無滑動的滾動,小圓的運動速度為每秒π個單位,大圓的運動速度為每秒 2π個單位,
(1)若小圓不動,大圓沿數軸來回滾動,規(guī)定大圓向右滾動的時間記為正數,向左滾動時間即為負數,依次滾動的情況錄如下(單位:秒):
﹣1,+2,﹣4,﹣2,+3,+6
①第 次滾動后,大圓與數軸的公共點到原點的距離最遠;
②當大圓結束運動時,大圓運動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時兩圓與數軸重合的點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結果保留π)
(2)若兩圓同時在數軸上各自沿著某一方向連續(xù)滾動,滾動一段時間后兩圓與數軸重合的點之間相距 9π,求此時兩圓與數軸重合的點所表示的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快、慢兩車分別從相距360km的佳市、哈市兩地出發(fā),勻速行駛,先相向而行,慢車在快車出發(fā)1h后出發(fā),到達佳市后停止行駛,快車到達哈市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佳市(快車調頭的時間忽略不計),快、慢兩車距哈市的路程y1(單位:km),y2(單位:km)與快車出發(fā)時間x(單位:h)之間的函數圖象如圖所示,請結合圖象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直接寫出慢車的行駛速度和a的值;
(2)快車與慢車第一次相遇時,距離佳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快車出發(fā)多少小時后兩車相距為100km?請直接寫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菱形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BE∥AC,AE∥BD,OE與AB交于點F.
(1)試判斷四邊形AEBO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若OE=10,AC=16,求菱形ABCD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市教委為了讓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啟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其中有一項是短跑運動,短跑運動可以鍛煉人的靈活性,增強人的爆發(fā)力,因此張明和李亮在課外活動中報名參加了百米訓練小組.在近幾次百米訓練中,教練對他們兩人的測試成績進行了統計和分析,請根據圖表中的信息解答以下問題:
成績統計分析表
(1)張明第2次的成績?yōu)?/span>__________秒;
(2)請補充完整上面的成績統計分析表;
(3)現在從張明和李亮中選擇一名成績優(yōu)秀的去參加比賽,若你是他們的教練,應該選擇誰? 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創(chuàng)建文明城區(qū)的活動中,有兩端長度相等的彩色道磚鋪設任務,分別交給甲、乙兩個施工隊同時進行施工.如圖是反映所鋪設彩色道磚的長度(米)與施工時間(時)之間的關系的部分圖像.請解答下列問題.
(1)甲隊在的時段內的速度是 米/時.乙隊在的時段內的速度是 米/時. 6小時甲隊鋪設彩色道磚的長度是 米,乙隊鋪設彩色道磚的長度是 米.
(2)如果鋪設的彩色道磚的總長度為150米,開挖6小時后,甲隊、乙隊均增加人手,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后乙隊平均每小時比甲隊多鋪5米,結果乙反而比甲隊提前1小時完成總鋪設任務.求提高工作效率后甲隊、乙隊每小時鋪設的長度分別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MON=120°,△ABC是等邊三角形,O點是邊BC的中點,將△ABC繞點O逆時針旋轉一定的角度,OM與邊AB相交于點D,ON與邊AC(或AC的延長線)相交于點E.
(1)如圖1,若OD⊥AB,垂足為D,BC=4,求CE的長;
(2)如圖2,當ON與AC邊交于點E時,求證:BD+CE=BC;
(3)如圖3,當ON與AC邊的延長線交于點E時,(2)中的結論還成立嗎?如果成立,請證明;如果不成立,請直接寫出線段BD、BC、CE之間的數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C=90°,△ACD沿AD折疊,使得點C落在斜邊AB上的點E處.
(1)求證:△BDE∽△BAC;
(2)已知AC=6,BC=8,求線段AD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