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等腰三角形ABC底邊BC的長為4cm,面積是12cm2 , 腰AB的垂直平分線EF交AC于點F,若D為BC邊上的中點,M為線段EF上一動點,則△BDM的周長最短為cm.

【答案】8
【解析】解:連接AD,
∵△ABC是等腰三角形,點D是BC邊的中點,
∴AD⊥BC,
∴SABC= BCAD= ×4×AD=12,解得AD=6cm,
∵EF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
∴點B關于直線EF的對稱點為點A,
∴AD的長為BM+MD的最小值,
∴△BDM的周長最短=(BM+MD)+BD=AD+ BC=6+ ×4=6+2=8cm.
故答案為:8.

連接AD,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點D是BC邊的中點,故AD⊥BC,再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求出AD的長,再根據(jù)EF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可知,點B關于直線EF的對稱點為點A,故AD的長為B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3<b+1,可得到結論(  )

A. a<b B. a+3<b-1 C. a-1<b+3 D. a+1<b-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6x+c=0有一個根為2,則c=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圖2是兩張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紙,方格紙中的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每個小格的頂點叫做格點,以格點為頂點分別按下列要求畫三角形.

(1)在圖1中畫出鈍角△ABC,使它的面積為6(畫一個即可);

(2)在圖2中畫出△DEF,使它的三邊長分別為、、5(畫一個即可).并且直接寫出此時三角形DEF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中,∠ABC的角平分線與∠ACB的外角∠ACD的平分線交于A1
(1)當∠A為70°時, ∵∠ACD﹣∠ABD=∠
∴∠ACD﹣∠ABD=°
∵BA1、CA1是∠ABC的角平分線與∠ACB的外角∠ACD的平分線
∴∠A1CD﹣∠A1BD= (∠ACD﹣∠ABD)
∴∠A1=°;
(2)∠A1BC的角平分線與∠A1CD的角平分線交于A2 , ∠A2BC與A2CD的平分線交于A3 , 如此繼續(xù)下去可得A4、…、An , 請寫出∠A與∠An的數(shù)量關系;
(3)如圖2,四邊形ABCD中,∠F為∠ABC的角平分線及外角∠DCE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構成的角,若∠A+∠D=230度,則∠F=
(4)如圖3,若E為BA延長線上一動點,連EC,∠AEC與∠ACE的角平分線交于Q,當E滑動時有下面兩個結論:①∠Q+∠A1的值為定值;②∠Q﹣∠A1的值為定值.其中有且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寫出正確的結論,并求出其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b,a________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的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A(﹣2,3)、B(﹣6,0),C(﹣1,0).

(1)將△ABC向右平移5個單位,再向下平移4個單位得△A1B1C1 , 圖中畫出△A1B1C1 , 平移后點A的對應點A1的坐標是
(2)將△ABC沿x軸翻折△A2BC,圖中畫出△A2BC,翻折后點A對應點A2坐標是
(3)將△ABC向左平移2個單位,則△ABC掃過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己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BC于點D,以AC為邊作等邊三角形ACE,直線BE交直線AD于點F,連接FC.
(1)如圖1,120°<∠BAC<180°,△ACE與△ABC在直線AC的異側,且FC交AE于點M.

①求證:∠FEA=∠FCA;
②猜想線段FE,F(xiàn)A,F(xiàn)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2)當60°<∠BAC<120°,且△ACE與△ABC在直線AC的同側時,利用圖2畫出圖形探究線段FE,F(xiàn)A,F(xiàn)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直接寫出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點D、E分別是BC邊、AB邊上的點,且BE=CD,連接AD、CE交于點F,過A作AH⊥CE于H,

(1)求證:∠BCE=∠CAD;
(2)直接寫出∠CFD的度數(shù);并寫出線段AF與線段HF的數(shù)量關系.(無需解答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