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A在O的正北方向,B在O的正東方向,且OA=OB.某一時刻,甲車從A出發(fā),以60km/h的速度朝正東方向行駛,與此同時,乙車從B出發(fā),以40km/h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駛.1小時后,位于點O處的觀察員發(fā)現(xiàn)甲、乙兩車之間的夾角為45°,即∠COD=45°,此時,甲、乙兩人相距的距離為(
A.90km
B.50 km
C.20 km
D.100km

【答案】D
【解析】解:由題意可得:AB′=BD=40km,AC=60km, 將△OBD順時針旋轉(zhuǎn)270°,則BO與AO重合,
在△COD和△B′OC中,
,
∴△COD≌△B′OC(SAS),
∴B′C=DC=40+60=100(km),
∴甲、乙兩人相距的距離為100km;
故選:D.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關于方向角問題的相關知識,掌握指北或指南方向線與目標方向 線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6,E,F(xiàn)分別是AB,BC邊上的點,且∠EDF=45°,將△DAE繞點D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DCM.
(1)求證:EF=FM.
(2)當AE=2時,求E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非零向量 、 、 下列條件中,不能判定 是平行向量的是(
A. ,
B. +3 = , =3
C. =﹣3
D.|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典籍《莊子天下篇》中曾說過一句話:“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現(xiàn)有一根長為1尺的木桿,第1次截取其長度的一半,第2次截取其第1次剩下長度的一半,第3次截取其第2次剩下長度的一半,如此反復,則第99次截取后,此木桿剩下的長度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發(fā)現(xiàn)與探究:如圖,△ABC和△DCE中,AC=BC,DC=EC,∠ACB=∠DCE=45°,點B,C,E三點共線,且BC:CE=2:1,連接AE,BD.
(1)在不添加輔助線和字母的情況下,請在圖中找出一對全等三角形(用“≌”表示),并加以證明;
(2)求tan∠BD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解答題
(1)計算:( 0+ ﹣|﹣3|+tan45°;
(2)計算:(x+2)2﹣2(x﹣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AOB=45°,點P、Q分別是邊OA,OB上的兩點,且OP=2cm.將∠O沿PQ折疊,點O落在平面內(nèi)點C處.
(1)①當PC∥QB時,求OQ的長度;
②當PC⊥QB時,求OQ的長.
(2)當折疊后重疊部分為等腰三角形時,求OQ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由5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成的幾何體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主視圖的面積最小
B.左視圖的面積最小
C.俯視圖的面積最小
D.三個視圖的面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C=12,BD=8,P是AC上的一個動點,過點P作EF∥BD,與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邊分別交于點E、F.設CP=x,EF=y,則下列圖像中,能表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的圖像大致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