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電流表,都有0.6A和3A兩個量程.閉合開關后,兩燈均發(fā)光,并發(fā)現(xiàn)兩個電流表的指針偏轉角度相同,則通過的電流之比為

[  ]

A.1︰1
B.1︰4
C.4︰1
D.5︰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伏安法測量未知電阻Rx的實驗.
(l)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連接,根據(jù)實物在框內畫出電路圖.
精英家教網(wǎng)
(2)在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滑到
 
端(根據(jù)上面實物圖作答)
(3)在某次實驗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所示,其電流表示數(shù)為
 
A,電壓表示數(shù)為
 
V,則該電阻的阻值為
 
Ω.
精英家教網(wǎng)
(4)小剛連接完最后一根導線后就發(fā)現(xiàn)兩個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并且指針總在晃動,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分別是
 
、
 


(5)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的實驗電路,如圖所示.為了減小誤差,需要進行三次測量求平均值.請你設計一個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
精英家教網(wǎng)
(6)小彤同學實驗時不小心將電壓表損壞了、現(xiàn)在實驗室有: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阻值0~R0)、導線若干、未知電阻Rx.請設計實驗完成測量未知電阻Rx的實驗.經討論后同學們達成共識,設計的電路如下圖,以下是他們的實驗操作步驟: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按電路圖連接好實物電路.
 

 

未知電阻Rx的數(shù)學表達式: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歷下區(qū)一模)如圖所示,小華在“測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沒有連接完的實物電路,小燈泡 的額定電壓為3.5V,燈絲的電阻約為10Ω,已知電源是新的干電池.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小華將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小華將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所示.
分析表格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0.98
0.98
W.

(3)做完實驗后,小華將“測小燈泡的功率”的實驗與以前做過的“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這兩個實驗都通過使用滑動變阻器測量了多組數(shù)據(jù),請你分析在這兩個實驗中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伏安法測電阻”中測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測小燈泡的功率”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guī)律.
“伏安法測電阻”中測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測小燈泡的功率”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十堰)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伏,電阻大約為10歐,有兩個規(guī)格分別為“10Ω 1A”、“50Ω 2A”的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為6V.

次數(shù) 1 2 3 4
電阻 5 10 15 20
電流 0.6 0.3 0.2 0.15
(1)本實驗中應選擇規(guī)格為
“50Ω 2A”
“50Ω 2A”
的滑動變阻器;如圖已有部分電路連好,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某同學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xiàn)燈泡的亮度很暗且不變,可能的原因是
滑動變阻器同時只接下面兩個接線柱
滑動變阻器同時只接下面兩個接線柱

(3)排除故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進行了多次測量,其中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所示為
0.24
0.24
A,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測不同電壓下燈泡的實際功率
測不同電壓下燈泡的實際功率

(4)完成試驗后,該組同學又找來了幾個不同阻值的電阻代替小燈泡繼續(xù)“探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上表.該組同學做完第2次實驗后,用15Ω的電阻替換10Ω的電阻,閉合開關后,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
B
B
端移動(選填“A”或“B”),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3
3
V,完成第三次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工人師傅在搬運貨物時不慎將一個重1600N的箱子落入深1.5m的水池中如圖①所示.己知箱子底面積為0.1 6m2,高0.5m.
(1)工人師傅需要知道圖①中箱子在水里是處于懸浮還是沉底的狀態(tài),請通過計算幫助工人師傅作出判斷.
(2)為了方便提拉箱子,工人師傅決定放掉池子里的水,如圖②所示.當放到水只浸沒箱子的3/4時,箱子對池底的壓強是多大?
(3)放完水后,工人師傅們開始確定提拉箱子的方案:用兩個各重100N的滑輪,組成如圖③所示的滑輪組來提拉箱子,如果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要把箱子提起,工人至少要用多大力?在箱底剛好與池子上表面相平時,手拉繩子移動的距離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某同學利用一塊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如圖所示是這位同學做完實驗后在白紙上留下的記錄,其中MN是他實驗時畫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他兩次實驗中點燃的蠟燭所在的位置,A′、B′分別是他找到的蠟燭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2)根據(jù)該同學在白紙上留下的實驗記錄,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論?為什么?答:
 

(3)在玻璃板的同一側,該同學通過玻璃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答:
 

(4)若點燃豎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蠟燭A,曉蘭同學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后面的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你認為原因是什么?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