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輛列車勻速前進,當車頭距某一隧道口700m處鳴笛,向前行駛40m后司機聽到了鳴笛的回聲,求:

1)列車行駛的速度?(聲速按15℃時計算,聲速340m/s

2)已知列車長200m,隧道長1000m,以此速度繼續(xù)行駛,求通過隧道的時間。

【答案】110m/s 2120s

【解析】

(1)列車鳴笛后聲音傳播的距離和列車行駛的距離之和等于鳴笛處到隧道口處距離的2倍,如下圖所示:

則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

s=2ss=2×700m40m=1360m,

因聲音傳播的時間和列車行駛的時間相等,且聲音在15℃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

v=可得,列車行駛的時間:

t=t===4s,

列車行駛的速度:

v===10m/s

(2)列車完全通過隧道時行駛的路程:

s′=L+L隧道=200m+1000m=1200m,

列車通過隧道的時間:

t′===120s

答:(1)列車行駛的速度為10m/s;

(2)列車通過隧道的時間為120s。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和小紅一起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小紅認為也可以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調(diào)(選填“右”或“左”),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桿的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_____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指出此表格設計的不合理之處:__________

(3)小明重新實驗后可得出的杠桿平衡條件是:_____

(4)保持懸掛點不變,小紅將圖乙中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各增加相同數(shù)量,杠桿會_____(選填“向右傾”或“向左傾”).

(5)若小明只將圖乙中的杠桿左側(cè)的兩個鉤碼取下,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右側(cè)鉤碼_____(說出鉤碼移動的方向及格數(shù)).

(6)改用彈簧測力計在丙圖中C位置斜下拉,若每個鉤碼重2N,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力計示數(shù)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塊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

1)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_____

2)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時,_____(填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

3)為了便于測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記錄在紙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

4)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的普遍規(guī)律,應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甲車的速度為____,5s時兩車相距____,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____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平板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可繞垂直鏡面的接縫ON轉(zhuǎn)動。

1)如圖甲,讓光線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線沿OB方向射出。

2)如圖乙,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zhuǎn),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_.實驗時發(fā)現(xiàn)紙板上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

3)在圖甲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筆讓光線沿BO(即逆著原反射光線)射向平面鏡時,可看到反射光線沿OA射出,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實驗時,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30°、45°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jié)果得到了不同的數(shù)據(jù)(見表格).經(jīng)檢查,三次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jié)的規(guī)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次數(shù)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 S1、S2, L1 L2正常發(fā)光,電流表和電壓表均有示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流表測量干路中的電流 B. 電壓表不能測量 L1兩端的電壓

C. 只斷開 S2時,電壓表仍有示數(shù) D. 取下 L1時, L2仍正常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的活動中,小明鏈接了圖甲所示的電路,先將電壓表并聯(lián)接在 A、B 兩點間,閉合開關,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保持電壓表的 B 連接點不動,只斷開 A 連接點并改接到 D 連接點上,發(fā)現(xiàn)不能測量燈泡 L1兩端電壓;正確將電壓表分別接在 CD、 AD 間,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是“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

請你解答下列問題:

(1) 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處于_____狀態(tài); UAB= _____V;

(2) 改接后不能測量 L1兩端電壓的原因是_____;

(3) 此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改進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乙)分別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在甲實驗中,人在蠟燭A的同側(cè)看到燭焰的像是光的_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現(xiàn)象形成的。

2)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xiàn)蠟燭A的像,說明______________

3)如乙圖所示,蠟燭恰好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填像的性質(zhì)),可以判斷此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15cm,生活中的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了這樣的原理。若某同學不小心用手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在光屏上將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成一個完整的像。

4)實驗過程中燃燒的蠟燭不斷縮短,光屏上的像逐漸_______(選填“向上”或“向下”)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小明做了以下實驗: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的最左端,發(fā)現(xiàn)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為使天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調(diào)節(jié);

2)將金屬塊放置天平的左盤,當右盤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天平重新平衡,則金屬塊的質(zhì)量是_____g。

3)用量簡測金屬塊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金屬塊的密度是_____kg/m3

4)實驗后,小明發(fā)現(xiàn)使用的20g砝碼生銹了,由此導致測得的金屬塊密度會_____(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