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13?揚州)小明觀察如下漫畫,總結了四個觀點,錯誤的是( 。
分析:先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再根據運動狀態(tài)判斷力的大小,物體如果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靜止,那么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拉力是多大,摩擦力就是多大;
解答:解:A、甲圖中人用水平推力推木箱,但沒有推動,即此時木箱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故A正確;
B、乙圖中表示人用更大的推力,但木箱仍然沒有推動,即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圖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B正確;
C、丙圖中表示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已運動起來,但人已經摔倒,不在對木箱施加推力,故C錯誤,符合題意;
D、丙圖中木箱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由木箱和水平地面沒有改變,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靜止的物體和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平衡力的條件判斷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是很常用的一種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小明游東關街時購買了如圖所示的揚州三把刀(廚刀、修腳刀、理發(fā)刀),發(fā)現刀刃都很薄,這是為了
增大壓強
增大壓強
,手握位置都凹凸不平,這又是為了
增大摩擦
增大摩擦
.他還了解到瘦西湖地下隧道正在施工,明年竣工通車,隧道全長3.6km,若車以60km/h速度通過隧道需
3.6
3.6
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揚州)如圖,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
(1)加熱相同時間后,分別測量兩者的溫度,發(fā)現沙子的溫度明顯高于水,這是因為
沙子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
沙子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
;加熱時攪拌沙子,目的是
使沙子受熱均勻
使沙子受熱均勻

(2)在兩燒杯上方分別蓋上玻璃片,過一會兒發(fā)現裝水燒杯上方的玻璃片內側有小水珠,用手摸兩個玻璃片,發(fā)現裝
(沙子/水)燒杯上方的玻璃片溫度比較高,原因是
水蒸氣液化放熱
水蒸氣液化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揚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
(1)如圖甲,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透鏡向
(上/下)調整.
(2)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能成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實像;當燭焰向左(遠離透鏡)移動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將光屏向
(左/右)移.
(3)在上一步實驗獲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如圖乙),要使光屏上還能成清晰的像,可將蠟燭向
(左/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揚州)小華騎自行車下坡時,想到從斜面下滑物體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回家后她找來了小車、秒表、刻度尺和充當斜面的木板進行探究,如圖所示.首先對影響小車下滑快慢的因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與小車的質量有關;猜想二:與斜面的高度有關;猜想三:與斜面的長度有關.
(1)根據所學知識,斷定猜想二是正確的,依據是
動能是由重力勢能轉化而來的
動能是由重力勢能轉化而來的

(2)為了驗證猜想一,小華設計的方案是在小車內放置不同數量的鉤碼,分別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釋放,測出下滑的時間.小華測量的結果如下表,她懷疑第三次測量錯誤,于是重新測量并進行了修正.你認為小華第三次測量時間偏小的原因,除了秒表的使用和小車開始的位置不符合設計的要求外,還有一種在操作上存在的問題可能是
小車沒有從靜止釋放
小車沒有從靜止釋放
;經過對修正后的數據分析,猜想一是
錯誤
錯誤
(正確/錯誤)的.
實驗次數 1 2 3 4
小車內放置鉤碼的質量m/g 0 50 100 150
時間t/s 2.5 2.5 2.0 2.5
(3)為了驗證猜想三,小華設計的方案是將小車分別從距斜面底端不同距離處由靜止釋放,測出下滑的時間.她通過測量發(fā)現下滑的時間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三是正確的.請對小華這一探究作出評價,指出她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是①
改變長度時,沒有控制高度一定
改變長度時,沒有控制高度一定
;②
路程不同,不能只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
路程不同,不能只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

(4)接著小華又作出:“小車下滑的快慢還與斜面傾角有關”的猜想,你認為她
不需
不需
(需/不需)要對這一猜想進行探究.如需要,說出方案,如不需要,說出原因:
斜面的高度、長度和傾角之間有一定的定量關系
斜面的高度、長度和傾角之間有一定的定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