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學習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用電阻絲對煤油加熱時,觀察溫度計的示數(shù)變化的過程非常耗時,為了減少實驗的時間,他們提出了如下改進的設想。

設想一:將煤油換成水來做實驗;

設想二:通過加熱空氣來做實驗。

(1)根據(jù)所學知識,他們經(jīng)過討論,斷定設想一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

(2)為了驗證設想二,他們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如圖甲,用相同的錐形瓶及玻璃管組成如圖A、B的裝置,在錐形瓶中裝入______________的紅墨水,在A、B中分別插入不同阻值的兩根電阻絲(RA>RB)

在塞橡皮塞時發(fā)現(xiàn)有液體進入玻璃管并高出瓶內(nèi)的液面,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實驗前必須使管內(nèi)的液柱與瓶內(nèi)液面___________;

同學們連接了如圖乙所示電路進行實驗,閉合開關,A、B兩玻璃管中液面如圖丙所示,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答案】水的比熱容比煤油大,升高相同溫度水將吸收更多的熱量,需加熱更長的時間 等質(zhì)量 瓶內(nèi)氣壓大于外部氣壓 相平 電流和通電時間一定時,電阻越大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解析】

(1)要想讓電熱絲在放出相同的熱量的情況下,溫度上升的快,就要換用比熱容較小的物質(zhì).(2)①本題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控制錐形瓶中紅墨水的質(zhì)量相等.②在塞橡皮塞時,瓶內(nèi)氣體的體積變小,壓強變大,使瓶內(nèi)的氣壓大于外部的氣壓,把紅色墨水壓入到玻璃管中.③電阻串聯(lián)表示通過的電流相等,同時通斷電,加熱時間相等,然后觀察玻璃管中液面升高的高度變化,顯示出電阻通電時放出熱量的多少.

(1)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吸收相同的熱量后,水的比熱容比煤油大,升高相同溫度水將吸收更多的熱量,需加熱更長的時間,因此設想一是錯誤的。

(2)①為了便于比較,兩錐形瓶中的紅墨水的質(zhì)量應該是相等的。

②在塞橡皮塞時,瓶內(nèi)氣體的體積變小,壓強變大,使瓶內(nèi)的氣壓大于外部的氣壓,把紅色墨水壓入到玻璃管中。實驗前必須使管內(nèi)的液柱與瓶內(nèi)液面相平;可以用帶有針頭的圖注射器通過橡皮塞插入瓶內(nèi)把瓶內(nèi)的氣體抽出一部分。

③圖乙中的兩個電熱絲串聯(lián),電流相等,且同時通斷電,加熱相等時間后,甲、乙兩玻璃管中液面如圖丙所示,甲管中的液面上升的比乙管中液面上升的高,表明電阻絲放出熱量的多少和電阻絲電阻值的大小有關,電阻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電流和通電時間一定時,電阻越大,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桌上有組裝好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5N。另外還有質(zhì)量均為50g的鉤碼六個(圖中未畫出)。小軍計劃用這些器材探究“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如果動滑輪的機械效率不變,有用功越大,則總功越大”。小軍的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在動滑輪掛鉤上掛2個鉤碼,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勻速拉繩子自由端。2個鉤碼的總質(zhì)量用m表示,繩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用s表示,鉤碼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將m的數(shù)值記錄在表格中,用彈簧測力計測出F,用刻度尺分別測出s、h,并把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②保持動滑輪的質(zhì)量及鉤碼上升的高度不變。依次改變動滑輪所掛鉤碼的個數(shù),仿照步驟①再做2次實驗,將各次的鉤碼質(zhì)量m記錄在表格中,分別測量各次的F、s、h,并把各次的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③利用WF s,計算出各次的總功,用W有用G h=mgh,計算出各次的有用功,并將各次的總功、有用功記錄在表格中。

(1)請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小軍的操作步驟存在的問題:_________。請寫出改進措施:_______。

(2)若用該滑輪勻速提升100g鉤碼時,在保證鉤碼和滑輪質(zhì)量,以及鉤碼上升高度都不變的條件下,第一次以速度v1勻速提升時機械效率為η1,第二次以速度2v1勻速提升時機械效率為η2,則η1___________η2(選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物理,必須會分析圖像,如圖四個圖像分析錯誤的是(

A.圖中表示鋼水澆灌成火車輪時,受熱時間與溫度變化的圖像

B. 圖中是水的沸騰圖像,表示水沸騰時要吸熱,溫度保持在98℃不變,且此時水面氣壓不是一標準大氣壓

C.圖中表示物體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D.圖中物質(zhì)A的密度比B的密度要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紅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燭焰在圖示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只將透鏡向蠟燭適當移動,仍成清晰的像

B.保持蠟燭和透鏡位置不變,只將光屏向透鏡適當移動,光屏上還會成清晰的像

C.保持蠟燭和透鏡位置不變,眼睛在光屏后面,把光屏撤掉后通過透鏡仍可以看到蠟燭的像

D.將一個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透鏡中間,為使光屏上成清晰像,將光屏向右適當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學習小組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過程中,按正確的操作步驟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當蠟燭移到距透鏡一定距離范圍內(nèi)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圖所示的一個大小變化的圓形光斑,這時小明一定是把物距調(diào)在 _____范圍內(nèi)。在物距不變的情況下若要觀察到蠟燭火焰的像,你認為應如何操作? ______。

為了能在屏上得到實像,他們調(diào)整了物距,并分別用兩只凸透鏡進行研究,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你分析并回答:

1)在表格的空缺處填上像的性質(zhì)________;

2)比較(1)、(2)、(3)組得出的規(guī)律是 ________

3)若要比較不同透鏡成像大小關系,應選擇的兩組數(shù)據(jù)是25,或 ________ ________,或 ________ ________。

序號

焦距/cm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質(zhì)

1

10

35

14

倒立、縮小、實像

2

10

30

15

倒立、縮小、實像

3

10

25

16.7

4

15

35

26.3

倒立、縮小、實像

5

15

30

30

倒立、等大、實像

6

15

25

37.5

倒立、放大、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如圖所示電路圖中,小燈泡L上標有“8V 3.2W”字樣,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為40歐,R1的阻值為18歐,求:

小燈泡L的電阻

②SS1、S2均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9伏,

求電源電壓及電阻R1上消耗的電功率

斷開S1S2,閉合S,若接入電路中的電壓表的量程改]

0-3伏,電流表的量程為0-0.6安,為了保證兩表均不

超過量程,且小燈泡兩端的電壓不超過其額定電壓,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范圍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潛水艇總質(zhì)量為2.7×103 t,體積為3×103 m3,當它浮在海面上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當它需要潛入海水中時,至少要向潛水艇的水艙充入________ m3的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強的身高只有165cm,質(zhì)量卻有80kg,他每天放學背著10kg的書包先要在水平路面上步行約1200m,此過程中小強所受重力做功 J,再爬上高約20m的七樓,總是累的他氣喘吁吁,如果小強上到七樓共需5min,則小強上樓過程中對書包做的功為 J,小強上樓時克服總重力做功的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旅游時買了一只宜興茶壺,如圖。她聽說宜興茶壺是用宜興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這種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測出壺蓋的質(zhì)量為44.4g,再把壺蓋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直到浸沒,并測得溢出水的質(zhì)量是14.8g。完成下列問題:(已知ρ=1.0×103kg/m3

1)求壺蓋的體積;

2)求這種材料的密度;

3)將體積600mL的水注入該茶壺后蓋上壺蓋,測得裝水后茶壺總質(zhì)量為759g。求該茶壺材料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