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支等長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并如圖那樣觀察,當蠟燭B移到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
(1)由直尺分別讀出玻璃板到物(蠟燭A)、玻璃板到像(即到蠟燭B)的距離分別為u和v,得到的結果是u
=
=
v.(填“>”、“=”或“<”)
(2)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大小
大小
關系.
(3)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這時,觀察者直接對屏觀察,看不到蠟燭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虛像
虛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5)圖乙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接著就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
垂直
垂直
,再分別測量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判斷像與物是否關于平面鏡
對稱
對稱
分析:(1)刻度尺的作用是為了測量物和像到鏡面的距離,這兩個距離是相等的;
(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3)實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到,而虛像則不能.
(4)平面鏡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確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確定出像的位置.
(5)從實驗的目的: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角度分析即可.
解答:解:(1)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互相垂直;由直尺分別讀出玻璃板到物(蠟燭A)以及玻璃板到像(蠟燭B)的距離u和v,得到的結果是: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2)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后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出像的位置.
(5)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再分別測量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判斷像與物是否關于平面鏡對稱.
故答案為:(1)=;(2)大小;(3)虛像;(4)便于確定像的位置;(5)垂直;對稱.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合理解決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只要熟練掌握平面鏡的成像特點,解答此類題目就很容易,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在近年中考題中較為熱點.重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辦法的考查,這些題往往有規(guī)律可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38、如圖所示,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支等長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并如圖那樣觀察,當蠟燭B移到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
(1)由直尺分別讀出玻璃板到物(蠟燭A)、玻璃板到像(即到蠟燭B)的距離分別為u和v,得到的結果是u
=
v.(填“>”、“=”或“<”)
(2)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這時,觀察者直接對屏觀察,看不到蠟燭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虛像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容易得到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支等長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并如圖當蠟燭B移到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較暗
較暗
(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進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
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3)由直尺分別讀出玻璃板到物(蠟燭A)、玻璃板到像(即到蠟燭B)的距離分別為u和v,得到的結果是u
=
=
v.(選填“>”、“=”或“<”)
(4)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A
A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鏡中的像重合,如果蠟燭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則可能原因是
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5)若老師將一塊薄木板豎立在B與玻璃板之間,則你在玻璃板前
(選填“能”與“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你判斷的依據: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它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它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所示,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支等長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并如圖那樣觀察,當蠟燭B移到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
(1)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由直尺分別讀出玻璃板到物(蠟燭A)、玻璃板到像(即到蠟燭B)的距離分別為u和v,得到的結果是u
 
v.(填“>”、“=”或“<”)
(3)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這時,觀察者直接對屏觀察,看不到蠟燭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青海省西寧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支等長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并如圖那樣觀察,當蠟燭B移到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時,蠟燭B好像也被點燃了.
(1)由直尺分別讀出玻璃板到物(蠟燭A)、玻璃板到像(即到蠟燭B)的距離分別為u和v,得到的結果是u______v.(填“>”、“=”或“<”)
(2)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這時,觀察者直接對屏觀察,看不到蠟燭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