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楊浦區(qū)三模)如圖所示,甲乙兩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們的高度均為0.5米,底面積分別為1×10-22和2×10-22,容器中分別盛有質(zhì)量相同的A、B兩種液體,且兩液面到容器底的距離都是0.1米.已知B液體的密度為0.8×103千克/米3.求:
(1)B液體的質(zhì)量?
(2)若在A、B兩液體中分別浸沒甲球和乙球,使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請計算甲乙兩球的體積之間須滿足的關(guān)系及它們的取值范圍.
分析:(1)已知B液體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積,可求B液體的體積,再利用公式m=ρV可求B液體的質(zhì)量.
(2)求出A液體的體積,知道兩液體的質(zhì)量相同,可求A液體的密度,將甲球和乙球分別浸沒在A、B兩液體中,求出AB液體的深度,利用p=ρgh求AB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而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據(jù)此得出甲球和乙球的體積關(guān)系;
根據(jù)容器高度和原來液體深度,可求兩個容器增大的最大體積,即兩球的最大體積,根據(jù)甲球和乙球的體積關(guān)系確定兩球體積的取值范圍.
解答:解:
(1)B液體的體積:
VB=Sh=2×10-2m2×0.1m=2×10-3m3
∵ρ=
m
V
,
∴B液體的質(zhì)量:
mBBVB=0.8×103kg/m3×2×10-3m3=1.6kg,
(2)A液體的體積:
VA=Sh=1×10-2m2×0.1m=1×10-3m3
∵mA=mB=1.6kg,
∴ρA=
mA
VA
=
1.6kg
1×10-3m3
=1.6×103kg/m3,
設(shè)甲球和乙球體積分別為V、V,
將甲球和乙球分別浸沒在A、B兩液體中,
A液體的深度:
hA=
VA+V
SA
=
1×10-3m3+V
1×10-2m2
,
A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pAAghA=1.6×103kg/m3×10N/kg×
1×10-3m3+V
1×10-2m2
,
B液體的深度:
hB=
VB+V
SB
=
2×10-3m3+V
2×10-2m2
,
B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pBBghB=0.8×103kg/m3×10N/kg×
2×10-3m3+V
2×10-2m2
,
使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pA=pB,
即:1.6×103kg/m3×10N/kg×
1×10-3m3+V
1×10-2m2
=0.8×103kg/m3×10N/kg×
2×10-3m3+V
2×10-2m2
,
∴V=4V+2×10-3m3,
甲球的最大體積:
V甲最大=S×(0.5m-0.1m)=1×10-2m2×0.4m=4×10-3m3,
乙球的最大體積:
V乙最大=S×(0.5m-0.1m)=2×10-2m2×0.4m=8×10-3m3,
∴V<8×10-3m3,
V=
V-2×10-3m3
4
8×10-3m-3 -2×10-3m3
4
=1.5×10-3m3
答:(1)B液體的質(zhì)量為1.6kg;
(2)甲乙兩球的體積之間須滿足的關(guān)系為V=4V+2×10-3m3,它們的取值范圍V<1.5×10-3m3、V<8×10-3m3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密度公式、液體壓強公式的掌握和運用,利用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得出甲球和乙球的體積關(guān)系是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楊浦區(qū)三模)在各種單色光中,不屬于三原色光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楊浦區(qū)三模)夏季高溫天是指氣溫高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楊浦區(qū)三模)下列物質(zhì)中,聲音在其中進行傳播時速度最快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楊浦區(qū)三模)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相反方向在平直路面上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楊浦區(qū)三模)小王同學(xué)學(xué)習(xí)了動滑輪知識后認識到,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費一倍距離.于是他猜想:利用動滑輪做功和不用動滑輪直接對物體做功應(yīng)該相等.他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他選用不同的動滑輪進行實驗.如圖所示,他用彈簧秤稱出鉤碼受到的重力G.再利用動滑輪,豎直向上拉彈簧秤使鉤碼勻速上升一段高度,從彈簧秤讀出拉力F的大。每潭瘸叻謩e量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和彈簧秤秤鉤移動的距離s.小王把實驗結(jié)果記錄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甲滑輪G0=1牛)
實驗
序號
重力G
(牛)
拉力F
(牛)
重物上升
距離h (米)
繩自由端上升
距離s(米)
直接提起重物
做功WG(焦)
拉力通過動滑輪
做功WF(焦)
1 4 2.5 0.1 0.2 0.4 0.5
2 4 2.5 0.2 0.4 0.8 1.0
3 4 2.5 0.3 0.6 1.2 1.5
4 10 5.5 0.1 0.2 1 1.1
5 20 10.5 0.1 0.2 2 2.1
表二(甲滑輪G0=2牛)
實驗
序號
重力G
(牛)
拉力F
(牛)
重物上升
距離h (米)
繩自由端上升
距離s(米)
直接提起重物
做功WG(焦)
拉力通過動滑輪
做功WF(焦)
6 4 3 0.1 0.2 0.4 0.6
7 4 3 0.2 0.4 0.8 1.2
8 4 3 0.3 0.6 1.2 1.8
9 10 6 0.1 0.2 1 1.2
10 20 11 0.1 0.2 2 2.2
①實驗結(jié)果表明:如果對重物做同樣的功,利用動滑輪做功
大于
大于
不用動滑輪直接對物體做功(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他進一步對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如果對重物做同樣的功,直接提起重物做功WG(焦)與拉力通過動滑輪做功WF(焦)之間的比例(比值)有一定規(guī)律,而且這個比例的大小與滑輪的重和物體的重有一定關(guān)系.請你幫他分析規(guī)律.
(a) 分析表一或表二中1、2、3(或6、7、8)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可得:
用同一滑輪對同一重物做同樣的功,WG與WF的比值是一個定值,且等于物重與重物和滑輪重力和的比值
用同一滑輪對同一重物做同樣的功,WG與WF的比值是一個定值,且等于物重與重物和滑輪重力和的比值
;
(b) 分析表一或表二中1、4、5(或6、9、10)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可得:
用同一滑輪對不同重物做同樣的功,物重的重力越大,WG與WF的比值越大
用同一滑輪對不同重物做同樣的功,物重的重力越大,WG與WF的比值越大
;
(c) 分析表一和表二中1、2、3和6、7、8(或4和9,或5和10)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可得:
用不同滑輪對相同重物做同樣的功,滑輪的重力越大,WG與WF的比值越小
用不同滑輪對相同重物做同樣的功,滑輪的重力越大,WG與WF的比值越小

小王同學(xué)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推理:當
滑輪重力相對于物重可以忽略不計
滑輪重力相對于物重可以忽略不計
時,利用動滑輪做功和不用動滑輪直接對物體做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