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測量牛奶密度的實驗中:
(1)小明進行了如下的操作:①用調好的天平測量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②取適量牛奶倒入燒杯,用天平測量出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
③將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V,如圖乙所示.則牛奶的質量m=32g,密度ρ=1.07g/cm3(保留兩位小數(shù)).
(2)小華認為小明的方案存在一定的誤差,于是她找來了量程為50mL的一支注射器(如圖丙所示),利用天平就完成了測量.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排盡了空氣的注射器,先吸入V1的牛奶,用天平測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質量m1;
②再吸入部分牛奶讀出體積為V2,用天平測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總質量m2;
請將小華的實驗方案補充完整,牛奶密度的表達式ρ=$\frac{{m}_{2}-{m}_{1}}{{V}_{2}-{V}_{1}}$(用步驟中的字母表達).

(3)測完密度之后,小華繼續(xù)用注射器做測量大氣壓的實驗,實驗室有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該地的大氣壓約為105Pa,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實驗時應選用甲(選填“甲”或“乙”)注射器.實驗過程中注射器筒內漏進了少量空氣,則測得大氣壓值偏。ㄟx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分析 (1)物體質量等與砝碼質量加上游碼對應刻度值,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減去空燒杯的質量,等于燒杯中牛奶的質量,讀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根據(jù)ρ=$\frac{m}{V}$求出牛奶的密度;
(2)由于注射器前端及針頭部分沒有刻度,為減小誤差,可利用兩次吸入注射器中牛奶的質量之差與體積之差計算其密度;
(3)根據(jù)拉動甲、乙兩個注射器的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計算出標準大氣壓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選擇.
注射器內的空氣沒有排盡和拉動活塞時活塞和筒壁間有摩擦都會影響拉力的大小,并結合壓強的計算公式分析出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解答 解:(1)圖中天平的分度值為0.2g,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m2=50g+10g+2g=62g,
牛奶樣品的質量m=m2-m1=62g-30g=32g;
量筒中牛奶的體積V=30mL=30cm3,
牛奶的密度ρ=$\frac{m}{V}$=$\frac{32g}{30c{m}^{3}}$≈1.07g/cm3
(2)若利用一次吸入的牛奶質量與體積計算密度,由于測量的體積較小會使計算出的密度值偏大,為減小誤差可利用兩次吸入注射器中牛奶的質量之差與體積之差計算其密度.故實驗步驟為:
①用排盡了空氣的注射器,先吸入V1的牛奶,用天平測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質量m1;
②再吸部分入牛奶,讀出牛奶體積為V2,用天平測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總質量為m2;
③第二次吸入的牛奶的質量:m=m2-m1;體積V=V2-V1,則牛奶的密度:ρ=$\frac{m}{V}$=$\frac{{m}_{2}-{m}_{1}}{{V}_{2}-{V}_{1}}$.
(3)因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
當大氣壓約為105Pa,當面積為2cm2,即0.0002m2時,
由p=$\frac{F}{S}$可得,F(xiàn)=pS=105Pa×0.0002m2=20N,
因為已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
所以實驗時應選用甲注射器.
實驗過程中注射器筒內漏進了少量空氣,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減小,由壓強公式可知,將導致測得的大氣壓強值偏小.
故答案為:(1)32;1.07;(2)再吸入部分牛奶讀出體積為V2,用天平測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總質量m2;$\frac{{m}_{2}-{m}_{1}}{{V}_{2}-{V}_{1}}$;(3)甲; 偏。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天平和量筒的讀數(shù)、密度計算公式、誤差分析和實驗步驟的設計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能源、能量轉化及其獲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太陽能不是清潔能源
C.能量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總量會變小
D.汽油機不屬于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某太陽能熱水器能使100kg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70℃.求:
(1)水吸收的熱量為多少?已知c=4.2×103J/(kg•℃).
(2)若利用煤炭加熱,最少需多少煤炭?已知q=3.0×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物理知識是從實際中來的,又要應用到實際中去,沒有物理學就不會有今天的科技發(fā)展,下列技術及其應用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新型電飯鍋的發(fā)熱體是用超導體材料制成的
B.LED燈中的發(fā)光二極管主要是由導體材料制成的
C.人們利用超聲波的反射制成的聲吶來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D.手機無線上網(wǎng)時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桿平衡后,在實驗過程中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再調節(jié)兩側的平衡螺母;
(3)改變力和力臂的數(shù)值,做了三次實驗,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次數(shù)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0.5 20  1 10
 2 1 15 1.5 10
 3 2 15 1.5 20
(4)通過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1l1=F2l2(用公式表示);
(5)杠桿平衡后,如圖所示,在兩側鉤碼下各增加一個相同的鉤碼,則杠桿的右端下沉(選填“左端”或“右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如圖為一臺兩檔式電熱水器的內部簡化電路,它有加熱和保溫兩種工作狀態(tài),S為溫控開關,閱讀該飲水機說明書可知:熱水箱容積2L,額定電壓220V,加熱時的功率400W,保溫時的功率40W.求:
(1)R1和R2的電阻值各是多大?
(2)在用電高峰期,該飲水機的實際工作電壓只有200V,加熱效率為80%,若將裝滿水箱  的水從20℃加熱至100℃,需要多長時間?[c=4.2×103J/(kg•℃),ρ=1.0×103kg/m3,忽略溫度對電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制造電動機所依據(jù)的原理是圖中的(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4.5V,電壓表的量程為0~3V,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35Ω  1.5A”,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5A,電阻為5Ω(燈絲電阻不變).閉合開關,要求兩電表的示數(shù)均不能超過所選量程,燈泡兩端電壓不允許超過額定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泡的最小功率是0.45 W
B.滑動變阻器允許的調節(jié)范圍是4Ω~35Ω
C.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過程中,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燈泡變亮
D.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過程中,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
(2)實驗中,用裝置A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建議同學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該種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為C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不易得出結論    D.杠桿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裝置B進行實驗,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8N;將彈簧測力計沿虛線方向拉,仍然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