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明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已知ρ=1.0×103kg/m3,取g=10N/kg

1)小明利用圖1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圓柱體合金塊慢慢浸入水中時,根據(jù)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合金塊下表面所處深度h的關系圖象(如圖2①所示)。實驗過程中合金塊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圖2中畫出Fh變化的關系圖象。

__________

分析圖象可知,浸沒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水的體積成____________。

2)將合金塊分別浸沒在水和某液體中(如圖1乙、丙所示),比較圖1甲、乙、丙可知: ___________;

3)合金塊的密度為ρ合金____________g/cm3;

4)若用此合金塊制成一個空心合金球,當合金球恰好能懸浮于圖1丙所示液體中時,空心部分的體積是____________cm3

【答案】先變大后不變 正比 浸沒在液體中的合金塊所受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 400

【解析】

1)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合金塊下表面所處深度h的關系圖象可以知道: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隨著深度的增加是先變小后不變,而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合金塊的重力減去合金塊浸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所以此實驗過程中浮力先變大后不變。由圖象可知,合金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F=G-F=4N-3N=1N;則Fh的變化的關系圖象,如下圖所示:

由圖象可知,當h6cm時,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水中的深度成正比,而排開水的體積與浸入水中的深度成正比,所以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水的體積成正比;

2)分析比較甲、乙、丙可知,合金塊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即受到的浮力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3)由圖甲可知,合金塊的重力G=4N,合金塊的質(zhì)量:m合金==0.4kg,

由圖乙可知,合金塊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N,

則合金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F=G-F=4N-3N=1N

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合金塊的體積:V合金=V==1×10-4m3

則合金塊的密度:ρ合金==4×103kg/m3=4g/cm3。

4由圖丁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某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2N,

則合金塊完全浸沒在某液體中時所受的浮力:F′=G-F″=4N-3.2N=0.8N,

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所以,由F=ρgV可得:,則:ρ=ρ=×1.0×103kg/m30.8×103kg/m3。

合金球懸浮在某液體中時所受的浮力:F″=G=4N,

合金球的體積:V=V′==5×10-4m3,

合金球?qū)嵭牟糠值捏w積:V= V合金=1×10-4m3,

則空心部分的體積:V=V-V=5×10-4m31×10-4m3=4×10-4m3400cm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把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杠桿中點作為支點,其目的是消除_____對實驗的影響;

2)實驗前,杠桿A端偏高,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圖所示,是已經(jīng)平衡的杠桿,若在兩側的鉤碼下再各增加一個相同的鉤碼,杠桿會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將右側鉤碼向左移動_____個格,杠桿就會重新平衡;

4)小明改用彈簧測力計做實驗,如圖所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1N(選填大于、"小于"等于”)。(每個鉤碼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做“用電流表測量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實驗.

1)按規(guī)定要進行試觸.若試觸時發(fā)現(xiàn)下列兩種情況,分別分析其原因.
指針反向偏轉:________

②指針正向偏轉,但超過量程:________

(2)正確連接電路后,電流表的指針如圖所示,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是___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3V。

(1)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無示數(shù),但電壓表有示數(shù),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A.電流表斷路 B.電壓表斷路 C.R1斷路 D.R2斷路

(2)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應保持 ________ 不變(R1/R2)。

(3)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當R1的阻值是2Ω,電流表示數(shù)是1.0 A;要使電流表示數(shù)是0.5A,R1的阻值是________ Ω;多次測量后,作出的I~R1圖像是圖乙中的________。

(4)該同學為研究可變電阻功率的變化規(guī)律,他將R1換成阻值為5Ω的定值電阻.把R2換成阻值范圍是0~10Ω的電阻箱。實驗中R2從lΩ逐漸調(diào)大到10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當R2消耗的功率最大時,其電阻約為________ 。

A.4Ω B.5Ω C.6Ω D.4Ω和6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電路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3V保持不變.調(diào)節(jié)電阻箱R1和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讀出了第一組數(shù)據(jù),然后他不再調(diào)節(jié)滑片,僅改變電阻箱R1的阻值,讀得另外兩級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能得到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因為R1的阻值越大時通過的電流越小

B. 不能得到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因為他改變R1的阻值了

C. 可以計算出三次實驗中R2連入電路的阻值為12Ω

D. 分析R2兩端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可以得到R2中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電路圖,電源電 壓保持3V不變,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10Ω 1A”。實驗中,先在a、b兩點間接入的電阻,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V,讀出并記錄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接著需要更換a、b間的電阻再進行兩次實驗,為了保證實驗的進行,應選擇下列的哪兩個電阻(

A. 10Ω40Ω B. 10Ω20Ω C. 30Ω40Ω D. 20Ω3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用如圖所示電路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

(l)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應處于 (選填“A”或“B”)端;

(2)實驗中,所測的數(shù)據(jù)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數(shù)據(jù)可得:在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比;

(3)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所測的數(shù)據(jù)如表二所示:

①依據(jù)表格和電路圖分析,將電阻R 由5Ω換成10Ω,閉合開關進行實驗時,應向 (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保持 V 不變;

根據(jù)表二數(shù)據(jù)可得:在 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 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歐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話是錯誤的

A. 對某一段導體來說,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 在相同電壓的條件下,不同導體中的電流跟電阻成反比

C. 導體中的電流既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有關也與導體電阻有關

D. 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屬性,所以導體中的電流只與導體兩端電壓有關,與電阻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10千克的物體M在力F的作用下以0.1/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為10牛(不計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及其質(zhì)量),物體與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_____牛,5秒鐘內(nèi)物體M通過的路程為_____米,在5秒鐘內(nèi)F做的功是_____焦,其功率為_____瓦,在此過程中重力做功_____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