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小柯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guān)”.下列能幫助小柯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
A.如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
B.如圖乙,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
C.如圖丙,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zhuǎn)杯子紙片不掉落
D.如圖丁,在密閉鐘罩內(nèi)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nèi)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

【答案】D
【解析】解: A、圖甲中,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不能反駁小柯的想法,不合題意;
B、圖乙中,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可證明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不能反駁小柯的想法,不合題意;
C、圖丙中,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zhuǎn)杯子紙片不掉落,杯子內(nèi)外都有空氣,無法說明大氣是否存在向上的壓強,不能反駁小柯的想法,不合題意;
D、圖丁中,在密閉鐘罩內(nèi)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nèi)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說明沒有空氣時,沒有了氣壓,也就無法托住水和紙片,這說明實驗中紙片不掉落是因為受到大氣壓的作用,而不是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駁小柯的想法,符合題意.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明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長方體木塊 A,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 時拉著長木板水平向左做直線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即可測出木塊 A 所受摩擦力大。谀景暹\ 動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 A 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B.木塊 A 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拉動木板運動的速度變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也變大
D.如果在木板底部加裝滾珠軸承,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將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

A. 載重汽車裝有許多車輪

B. 拍打剛曬過的被子,灰塵脫落

C. 手中的石頭釋放后,下落得越來越快

D. 汽車在結(jié)冰的路面行駛時,車輪上纏繞鐵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句諺語、俗語中對應(yīng)的物理知識不正確的是( )

A. “孤掌難鳴”————一個物體也可以產(chǎn)生力的作用

B. “隔墻有耳”————固體能傳聲

C. “真金不怕火煉”——金的熔點高于一般爐火火焰的溫度

D. “秤砣雖小壓千斤”————杠桿的平衡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平面鏡成像時,我們用一根未點燃的蠟燭來代替點燃蠟燭在鏡中的像,以確定像的位置,這種物理方法叫做

A. 控制變量法 B. 類比法 C. 等效替代法 D. 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動自行車工作時,蓄電池對車上的電動機供電,電動機為車提供動力。上表是某型號電動自行車的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根據(jù)學過的物理知識,判斷以下估算結(jié)果中合理的是

A. 電動自行車行駛過程中,電動機的工作電流始終保持5A不變

B. 蓄電池一次充足電,放電時可輸出的電能最多約為3.5×104J

C. 若蓄電池儲存能量的80%用于驅(qū)動電動自行車在平均阻力為40N的水平公路上勻速行駛,蓄電池一次充電最多能連續(xù)電動行駛約35km

D. 蓄電池一次充電后,該電動自行車最多可供電動騎行1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熱量、溫度、內(nèi)能之間的關(guān)系,如果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_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升高,但內(nèi)能一定增加;寒冷的冬天搓手會感覺到暖和,這是用________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驗鈔機利用紅外線辨別鈔票的真?zhèn)?/span>

C. 開鑿隧道時用瀲光束引導掘進機,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D. 自行車的尾燈是靠光的折射來引起后方車輛司機注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小明在凸透鏡前放一燃著的蠟燭,移動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將蠟燭遠離透鏡,調(diào)節(jié)光屏再次找到一個清晰的像,比較兩像。

A. 像距增大,像變大 B. 像距減小,像變大

C. 像距減小,像變小 D. 像距增大,像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