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物質
質量/g
初始溫度/℃
最后溫度/℃
加熱時間/min

60
20
45
6
食用油
60
20
68
6
(1)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質量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熱結束時,食用油的溫度比水溫度        (選填“高”或“低”)。
(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
(3)實驗表明,         (選填“水”或“食用油”)吸熱的能力更強。

(1)相同;高;(2)大于(3)水

解析試題分析:認真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即可得出結論;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加熱時間多,放出的熱量就多,相應受熱物質吸收的熱量就多。(1)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質量都是60g.加熱結束時,食用油的溫度和水的溫度分別是68℃、45℃;(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因為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所以加熱時間長的吸收的熱量多,即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3)實驗表明,水吸熱的能力更強。
考點: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分)在探究物質某些屬性的實驗中,有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裝置,燃料的質量都是10g,燒杯內的液體質量也相同。

(1)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比較不同物質的比熱容,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
(2)實驗中,甲與丙的加熱時間相同,目的是為了                                  
最后發(fā)現(xiàn)丙圖中的溫度計示數(shù)較高,據(jù)此可得到的結論是                        
(3)該實驗過程主要用到的兩種物理研究方法是                         
(4)已知酒精的熱值為3.0×107J/kg,完全燃燒10g酒精放出的熱量為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分)小明在做“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給水和煤油加熱。電加熱器每秒放出的熱量是一定的,可以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小明設計了下面的表格,并記錄下實驗數(shù)據(jù)。

煤油的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Δt/℃
加熱的時間t/min
 
0.1
10
1
 
0.2
10
2
 
0.3
10
3
 
水的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Δt/℃
加熱的時間t/min
0.1
10
2
0.2
10
4
0.3
10
6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
(1)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質量大時,吸收的熱量          。(選填“多”或“少”)
(2)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為粗略測算電熱器的功率,甲乙兩小組的同學提出了一個實驗的原理設想:利用如圖所示的電熱器對水進行加熱,測量相關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水吸收的熱量,如果忽略掉熱損失,就可以粗略地認為電熱器消耗的電能等于水吸收的熱量,然后再計算電功率。根據(jù)這個思路,他們將電熱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還包裝有泡沫塑料),杯內裝有水。甲、乙兩組同學分別使用兩個不同的電熱器,以及質量不同的水進行實驗。表1、表2分別是甲、乙兩個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已知水的比熱容C)


(1)實驗前,同學們對兩加熱器的發(fā)熱絲進行了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的材料和長度相同,
于是他們馬上判斷出兩電熱絲的阻值不相同,其判斷的依據(jù)應該是           。
(2)這個實驗方案的計算原理是P=               (物理量符號參照數(shù)據(jù)表所示)
(3)要計算電功率,甲小組處理數(shù)據(jù)時,只選擇了前六個數(shù)據(jù),其原因是若計算加熱時間取“8min”,則其測量值比真實值偏       (選填“大”或“小”),而造成這個偏差的原因是           (選填“實驗誤差”或“數(shù)據(jù)處理錯誤”)。
(4)合理處理數(shù)據(jù)后,他們對比了老師給的電熱器銘牌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誤差比較小的是 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液體甲和乙加熱.

液體
次數(shù)
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t/℃
加熱的時間t/min

1
0.1
5
1
2
0.1
10
2
3
0.2
10
4

4
0.1
10
1
5
0.1
20
2
6
0.2
20
4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實驗數(shù)據(jù),某同學認為:加熱相同的時間時,乙升高的溫
度高一些,這說明乙吸收的熱量多一些.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_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的______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_______(選填:“多”或“少”)
(3)通過比較第2、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__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分)小明為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將水和煤油分別裝入燒杯中,固定在鐵架臺上,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水和煤油,實驗裝置如圖.
(1)在安裝、調整實驗器材時,科學合理的順序是(圖甲中):先調整固定     位置,再調整固定     的位置(兩空均選填“A”或“B”).
(2)小明的實驗中有一處錯誤是     
(3)改正錯誤后,小明設計了三種方案進行探究,可行的方案是     .(填序號)
①加熱相同時間,記下升高的溫度;
②升高相同的溫度,記下加熱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分)某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使用了如圖所示裝置。

(1)在設計實驗時,除圖示器材外,還必須添加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某同學觀察到:“加熱相同的時間時,煤油升高的溫度高一些”即認為煤油吸收的熱量多一些! 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_______。理由是              
(3)該小組同學測得物質升高一定的溫度時所需的加熱時間如下表,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______吸熱多一些。

 
質量/g
升溫10℃所需時間/s
升溫20℃所需時間/s
升溫30℃所需時間/s
煤油
30
64
89
124

30
96
163
220
(4)由以上數(shù)據(jù)還可以分析得出: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熱量,_____溫度升高得多一些。下列事實能用上述實驗結果解釋的是___________
A.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會比內陸地區(qū)小
B.用鹽水腌蛋,一段時間后蛋會變咸
C.長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變成黑色
D.夏天給教室灑水,感覺涼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4分)
霧霾天氣——空氣中含較多的細顆粒物。PM2.5表示大氣中粒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細顆粒物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細顆粒物的形成,人為的因素是各種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其來源包括發(fā)電、冶金、紡織印染等各種工業(yè)過程中排放的煙塵以及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細顆粒物粒徑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可以長時間、大范圍的漫游、懸浮,吸人人體會對呼吸系統(tǒng)、心肺甚至大腦造成傷害。
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μg(1μg=10-6g)為安全值。
(1)PM2.5在大氣中漫游   (填“是”或“不是”)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
(2)某地市區(qū)監(jiān)測到霧霾天氣PM2.5為107μg/m3,即相當于100m3空氣中細顆粒物的質量為___g,市區(qū)籠罩在浮塵中,給出行的市民帶來不便。
(3)請你結合生活體驗,提出兩條改善霧霾天氣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舉重是我國的優(yōu)勢體育項目。一位身高180cm的運動員和一位身高160cm的運動員,若在挺舉項目中用相同時間,把同樣重的杠鈴舉起,如圖所示。如果他們對杠鈴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W1=W2、P1=P2B.W1>W(wǎng)2、P1>P2
C.W1>W(wǎng)2、P1=P2D.W1<W2、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