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是“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

實驗中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兩個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

(1)將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木塊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讀出彈簧測力計所示的 拉力就可以得到 之間的滑動摩擦力.

(2)在乙實驗中砝碼隨著木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此時砝碼受力的示意圖.

(3)由 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燥程度有關(guān).

【答案】(1)水平; 木塊與長木板;(2)如所示; (3)乙丙

【解析】

試題分析:(1)只有沿水平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彈簧測力計所示的水平拉力大。y力計示數(shù))才等于木塊與長木板摩擦力的大小;(2)砝碼隨著木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相對木塊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故砝碼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因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到重力與木塊施加的支持力作用為平衡力,如上圖所示;(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燥程度的關(guān)系,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只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通過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比較滑動摩擦力大小,故由乙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燥程度有關(guā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實驗,圖乙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圖象.
(1)由圖可知,冰在熔化過程(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冰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由圖乙可知,冰的熔點是℃,第6分鐘時冰處于(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煤油的比熱容是2.1×103J/kg· ℃),表示的物理意義是:質(zhì)量為_______的煤油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______。將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后,它的比熱容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19日19時41分,搭載航天“快遞小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飛船與火箭分離后仍能向前飛行是因為它具有_______;4月22日,天舟一號與在軌道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進行首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如圖),此時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是________的;天舟一號的電池板利用的太陽能屬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四幅圖片場景,主要是用來降溫的是(
A. 景區(qū)噴霧
B. 人造雪景
C. 撒鹽融雪
D. 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寂,其原因正確的是

A. 可能是大雪之后,車輛行駛減少,噪聲減少.

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D. 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瓶標有“555mL”字樣的純凈水,水的質(zhì)量是g;小明喝了半瓶水,則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裝置如圖甲所示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圖甲中光屏離凸透鏡的距離可能是_______(填序號)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調(diào)節(jié)一段距離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應(yīng)將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3)若步驟(2)中未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則需在凸透鏡前加一個________(填“凸”或“凹”)透鏡,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將印有字母“F”的紙片(圖乙)放在離凸透鏡5cm的地方,我們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圖丙中的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溫度、熱量和內(nèi)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 B、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一定大

C.0的冰塊,內(nèi)能一定為零 D、溫度相同的兩物體間不會發(fā)生熱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