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甲所示,實際做一做,你將在白屏上只看到紅光嗎?將紅玻璃換成藍玻璃,結果又怎樣?

由此可知:透明體的顏色由_________光的顏色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如果在白屏上貼一張紅紙,屏上被_________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在白屏上貼一張綠紙,屏上就只有被光照射的部分是亮的.

由此可知:有色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光.

答案:略
解析:

(1)棱鏡與屏間放上紅玻璃,白屏上看到紅光.將紅玻璃換成藍玻璃,光屏上只看到藍光.它透過的

(2)紅 綠 相同

解析:紅色的玻璃透過紅色光,藍色的玻璃透過藍色光,說明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紅紙反射紅色光,綠紙反射綠色光,說明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小明用9個紅色的發(fā)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蠟燭作為光源,又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實驗使用的凸透鏡焦距為10cm,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實驗時,首先調節(jié)光源、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小明將光源移至40cm時,在光屏上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如果小明將光源移至8cm刻度時,他通過凸透鏡看到光源的
正立
(選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虛像.
(3)同學們對小明使用的實驗裝置進行如下評價,其中錯誤的是(
D

A.與燭焰相比,實驗使用的光源不會晃動,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較穩(wěn)定
B.光源鑲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零刻度線刻在光具座標尺的中央,可直接測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鏡的焦距未知,則利用此實驗裝置不能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處,其大小如圖乙所示,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如果用遮光罩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罩住,則從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亮同學用一個未知焦距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小亮同學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觀測情況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序號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質
1 20 6.7 倒立、縮小的實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實像
4 7.5 倒立、放大的實像
5 4 -- 正立、放大的虛像

(1)如圖甲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調整在同一高度,這樣調整的目的是
使成像在光屏的中央
使成像在光屏的中央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5
5
cm.
(3)寫出表中實驗序號2中像的性質為
倒立、縮小的實像
倒立、縮小的實像
,實驗序號4中像距的大小為
15
15
cm.
(4)當蠟燭從遠處向透鏡靠近時,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遠離
遠離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5)當小亮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時,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不清.她應當向
遠離
遠離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6)實驗過程中,小亮發(fā)現(xiàn)取下凸透鏡,伸直手臂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如圖乙所示),可以看到物體的像.請你分析,小華看到的是
(填“正”或“倒”)立的
(填“實”或“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有
會聚
會聚
作用,該透鏡的焦距為
11.0
11.0
cm;
(2)如圖乙,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30cm時,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成倒立、
縮小
縮小
、(填“放大”或“縮小”)的像,該成像規(guī)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
照相機
照相機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25cm時,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觀察像的大小,與(2)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變大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當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cm時,為觀察透鏡成像特點,同學們應從圖乙中凸透鏡的
(選填“左”或“右”)側進行觀察;
(5)對比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從成“虛像”和“實像”的角度進行比較可知,平面鏡能成
像,凸透鏡能成
虛或實
虛或實
像;
(6)如果蠟燭燃燒時間長了變短了,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同學們想把像仍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應將光屏向
(選填“上”或“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shù),部分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1)除了燒杯、鐵架臺、石棉網(wǎng)、酒精燈、火柴、中心有孔的紙板、鐘表外,主要器材還缺
溫度計
溫度計

(2)安裝該實驗裝置時,如圖甲應先固定A、B兩鐵圈中的
B
B
鐵圈.
(3)如圖乙所示,圖
a
a
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溫度
/℃
90 92 94
96
96
98 98 98 98 98
(4)某次數(shù)據(jù)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請將漏填的數(shù)據(jù)填在表格內.
(5)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沸點是
98
98
℃;由水的沸點,可判斷出當時的大氣壓
低于
低于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標準大氣壓.
(6)如圖丙所示.其中能正確反映研究水沸騰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
B
B

(7)某同學按實驗步驟進行了正確操作,但發(fā)現(xiàn)從開始加熱到水沸騰這段時間過長,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質量太大
水的質量太大
(寫出一種原因即可),解決的辦法是
減少水的質量
減少水的質量

(8)水沸騰后停止對水加熱,水
不能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繼續(xù)沸騰.結合上面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水沸騰的條件是
達到沸點
達到沸點
,
繼續(xù)吸熱
繼續(xù)吸熱

(9)如圖丁中a圖線(實線部分)是小明同學記錄的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若其他條件不變,只將燒杯中的水多加一些,則水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正確的是
C
C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068

(2008·江蘇)(1)如圖甲所示,S是點光源,S通過一個平面鏡所成的像,請作出平面鏡的位置及一條入射光線和對應的反射光線(注意箭頭和虛、實線)

(2)如圖乙所示,一物體以某一初速度沖上光滑斜面,請作出該物體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