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物塊重3牛,浸沒在水中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2.3N,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1.5N,則該物體對水的壓力為_____________N。

【答案】0.8N

【解析】

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可得,物體受到的浮力:F=F下表面F上表面=2.3N1.5N=0.8N,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給物體豎直向上的浮力0.8N,物體給水豎直向下的壓力是0.8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裝在燒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燒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質量的氣體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氣體的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________來實現(xiàn)的,磁場對放入其中的_________具有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首次測出大氣壓強數(shù)值的科學家是_______;“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是丹麥科學家______首先發(fā)現(xiàn)的。為了描述看不見、摸不著的磁場,人們假想出的曲線叫做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小薇同學探究某種物質凝固過程規(guī)律時所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由于疏忽,她把一個溫度值讀錯了,請你幫助小薇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并回答以下問題.

(1)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_____;

(2)該物質凝固后是_____(選填晶體非晶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該物質的凝固點是_____,16分鐘時該物質處于_____態(tài);

(4)從上表中,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新的規(guī)律,請你寫出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840年,英國物理學家焦耳經(jīng)過數(shù)十年不懈的努力,通過實驗歸納出一條電學定律,用于研究電流的熱效應,用公式表示為______。為了紀念焦耳的貢獻,人們將他的名字命名為功和能以及______的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粒子中不帶電的是

A. 質子B. 電子C. 中子D. 原子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杜同學在長江邊撿到了一塊漂亮的鵝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鵝卵石的密度。

(1)他設計了下列實驗步驟:

①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鵝卵石的質量m

②向量筒中倒進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③根據(jù)密度的公式,算出鵝卵石的密度ρ;

④將鵝卵石浸沒在量筒內(nèi)的水中,讀出鵝卵石和水的總體積V2。

他應采用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下列選項前的字母)。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2)如圖甲所示,小杜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操作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杜糾正錯誤后,重新調節(jié)天平平衡并測量鵝卵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和游碼如圖乙所示,鵝卵石的質量為__________g;由圖丙和丁可知鵝卵石的體積是_____cm3,計算鵝卵石的密度為_____kg/m3。

(4)若鵝卵石磨損后,它的密度將_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液體凹面的底部______,若小杜在圖丙中讀數(shù)正確,在圖丁中讀數(shù)時視線仰視,所測得鵝卵石的密度將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保持圖中凸透鏡的位置,那么:

1a、b、c、de 各點中,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________點,屏上不會出現(xiàn)燭焰的像。

2a、b、c、d、e 各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點是成放大和縮小像的分界點。

3如圖,燭焰的像在光屏的下部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____________向下調整( 蠟燭透鏡”);

4)當燭焰在 b 點時,調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出清晰的像,接著使燭焰向右移動到d 點,此時應該將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移到某一位置(選填”),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____、清晰的實像(選填放大、縮小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