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導體兩端電壓為6V通過它的電流是0.1A,則該導體的電阻大小為Ω;若該導體兩端電壓為3V,則通過它的電流為A;若兩端電壓為零,則該導體的電阻為Ω.

【答案】60;0.05;60
【解析】解:用電器的電阻R= = =60Ω,
當3V的電壓加在同一用電器兩端時,電阻仍是60Ω,
I′= = =0.05A,
當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為零時,電阻仍為60Ω.
所以答案是:60,0.05,60.
【考點精析】通過靈活運用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掌握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 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 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② 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U/R) ③ 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即可以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當開關S閉合后,要使電阻R1、R2并聯(lián),甲表是、乙表是 . (選填“電流表”或“電壓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起水管長度不超過2m),他可以通過直桿P向上提起活塞S,活塞下面原來充滿水,在活塞緩慢向上提起的過程中將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A. 活塞S上升到出水口Q之前,水將被向上拍起

B. 活塞S稍高于出水口Q時,水將從出水口流出

C. 活塞S稍高于出水口Q時,裝置內(nèi)的水面將下降,水回到下面的水槽中

D. 活塞S從出水口Q處繼續(xù)向上提起,裝置內(nèi)的水面保持與Q等高,不會繼續(xù)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2V,電阻R1為20Ω,當開關S閉合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8V.求:

(1)電阻R1兩端的電壓;
(2)通過電阻R2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過程中,小明選擇了5Ω、10Ω、15Ω、20Ω、25Ω五個電阻進行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未完成的電路完成,且使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導線不能交叉)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選填“斷開”或“閉合”)狀態(tài).
(3)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沒有示數(shù),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shù)始終接近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電阻斷路 (B)電流表壞了 (C)滑動變阻器短路 (D)電阻短路
(4)排除電路故障進行實驗.為達到實驗目的,滑動變阻器除了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外,還起到的作用.實驗中,當把5Ω的電阻換成10Ω的電阻后,應把變阻器滑片向(選填“左”或“右”)滑動至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V為止.
(5)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I﹣R圖象如圖丙所示,分析圖象可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知道,電流表不允許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而電壓表能直接接在電源兩端測電源電壓.請你根據(jù)歐姆定律說出其中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圖電路.

(1)在連接電路時發(fā)現(xiàn),還缺少一個元件,他應該在電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2)為粗略判斷a、b兩點間導體電阻的大小,可觀察
(3)另有甲、乙兩位同學分別對小明的電路作了如下的改進:甲把燈泡更換為電流表;乙在原電路中再串聯(lián)接入電流表.你認為同學的改進更好一些,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作為電路中極其重要的元件之一,電源本身也有電阻,如干電池,我們可以把它看成由一個電壓為U的理想電源與一個阻值為r的電阻串聯(lián)而成,如圖甲所示,為了測量U和r,某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電路,已知R1=7Ω,R2=4.5Ω,當閉合開關S,S1時,電壓表讀數(shù)為1.40V,當閉合開關S,S2時,電壓表讀數(shù)為1.35V,則理想電源電壓U= , 電池內(nèi)阻r= , 多次測量往往能減少誤差,該同學把電阻換成電阻箱,變換阻值,測出了多組電阻值(用R表示)與相對應的電壓表示數(shù)(用U′表示),然后他做出了 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這條直線與縱軸的交點越向上遠離坐標原點,說明電源電壓U(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圖,實驗前她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B.斜面的機械下列可能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

她在做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分別進行了四次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將表中所缺的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________

(2)比較________兩次實驗可知猜想A是正確的.

(3)比較1、2、3次實驗得到的結論是:當粗糙程度相同時,斜面越陡機械效率________

(4)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以得出當斜面粗糙程度和高度都相同時,斜面越長越________(選填省力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