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關于如圖所示的屋檐下的冰錐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水,水凝固形成的
C.雪熔化成水,水凝固形成的
D.冰錐是在極其寒冷的冬季形成的

分析 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熔化,物質從液體變?yōu)楣虘B(tài)是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液化,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是升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是凝華.

解答 解:
A、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雪,或霜,故A錯誤;
B、冰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雪,雪熔化成水,水凝固形成的冰錐,故B錯誤;
C、冰錐是雪熔化成水,水凝固形成的,故C正確;
D、在極其寒冷的冬季形,雪不會熔化,直接升華成水蒸氣,不會形成冰錐,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此題實際考查的是學生對日常生活有關水的三態(tài)變化現(xiàn)象的認識,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活學活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某同學根據(jù)圖象計算、推斷出四個結論:
①在0~10s內(nèi),乙同學比甲同學運動的快;
②兩同學在距離出發(fā)點100m處相遇;
③在0~20s內(nèi),乙同學平均速度大;     
④在0~10s內(nèi),乙同學的速度10m/s.
你認為正確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杠桿在我國古代早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有時人們使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是為了省力;有時卻要使用費力杠桿,那又是為了省距離.下列工具中①天平、②扳手、③鑷子、④羊角錘、⑤定滑輪、⑥瓶蓋起子、⑦筷子、⑧釣魚桿等都是簡單機械,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②④⑥,費力杠桿的是③⑦⑧(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為測定某種液體的密度,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個物塊的重力,如圖甲所示,再將其放入裝有60ml該液體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如圖乙所示,則該物塊受到的浮力為0.9N,液體的密度為0.9×103kg/m3,若想測出該物塊的密度還需要測出該物塊的體積.請寫出測量該物理量的下一步操作用大頭針,將該物塊全部壓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小芳同學觀察到許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形或U形,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提出問題]物體承受的壓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物體承受的壓力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猜想二:物體承受的壓力與物體的材料有關.
于是小芳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選取了紙條、細繩、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對猜想一進行實驗探究.
(1)選取材料和長、寬、厚相同的紙條若干.
(2)將一張紙條折成V形,放在裝置上,在紙條兩端距中點(支點)相同距離處,各掛一相同的火柴盒子.在兩火柴盒中逐漸增加數(shù)量相同的火柴棒,直到紙條被壓彎折為止,記錄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根數(shù).
V形U形圓弧形
1463665
2433262
3453563
(3)將紙條分別拆成U型、圓弧型,重復步驟(2).
(4)更換紙條,將以上實驗再做兩次.
①[分析與論證]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寫出一條即可)完全相同的紙條,圓弧形承受的壓力最大(注: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予計分).
②[交流與合作]
(生產(chǎn)、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體形狀影響其承受壓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鐵橋中多處使用了U形鋼材.請你舉出一個利用V形或圓弧形結構的實例角鋼.
(5)若要探究猜想二,實驗中應使所選物體的材料的形狀和材料的長、寬、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桌面上放一養(yǎng)有金魚的魚缸,魚吐出的氣泡上升過程中所受水的壓強變小,氣泡所受浮力變大(都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一個小球順著一個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慮空氣對它的作用力,小球離開木板后,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將落在地上的A點右側.(選填“A點”、“A點左側”或“A點右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估測與實際情況最相符的是(  )
A.你步入考場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0Pa
B.你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min
C.一只普通雞蛋的質量約為50g
D.把物理課本從地面撿到課桌上做的功大約是2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加工金屬元件時,有時需要將金屬元件加熱到很高的溫度,然后迅速浸在冷水中冷卻,以增加元件的硬度.而在元件浸人水中時,水面上方會出現(xiàn)大量的“白氣”,請分析說明“白氣”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