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物體的質量真的會不變嗎?
在現有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同學們會肯定地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會隨形狀、位置、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的,物體的質量是常數.這個認識并沒有錯,但這是對靜止的物體的質量而言.如果對運動的物體而言,物體的質量是否還是始終不變呢?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隨它的運動速度而改變.他的理論是:設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為m0(又稱為靜質量),當它以速度v運動時的質量為m(又稱為動質量),則動質量與靜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以下規(guī)律:
m=(其中c為光速)
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
一個靜質量m0=1kg的物體,當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 運動時,其動質量分別為:m1=1.000 000 000 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體的動質量比靜質量大,且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其動質量越大.從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對光速而言)范圍內,物體的動質量與靜質量相關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低速范圍內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變的,是常數.
但在微觀世界里,由于電子、質子等基本粒子的靜質量都很小,而其運動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這時它們的質量隨速度的改變就不可忽視.關于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將來有機會學習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力學知識時,就會進一步深入理解.
請根據剛才的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隨形狀、位置、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其質量是指物體的
_____,而_____會隨物體的運動速度而改變.
(2)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物體兩種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的規(guī)律是:
m=
其中m是指動質量,m0是指靜質量,c為3×108m/s.在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由于v_____c,故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不變,是常數.
(3)設m0=100kg,當它以2.4×108m/s的速度運動時,求其動質量___,并分析結果,你可得到一個什么結論________?
【答案】 靜質量 動質量 遠小于 m=167kg 當物體速度接近光速時,其動質量顯著大于靜質量,其質量隨速度而改變就不可忽視了.
【解析】解:(1)我們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隨形狀、位置、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其質量是指物體的靜質量,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隨它的運動速度而改變;
(2)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設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為m0(又稱為靜質量),當它以速度v運動時的質量為m(又稱為動質量),則動質量與靜質量及其速度的關系遵循以下規(guī)律:m=(其中c為光速);在低速(相對光速而言)范圍內,v遠小于c時,物體的動質量與靜質量相差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低速范圍內研究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是不變的,是常數.
(3)將m0=100kg,v=2.4×108m/s代入公式m=得m=167kg;由計算結果可知:當物體速度接近光速時,其動質量顯著大于靜質量,其質量隨速度而改變就不可忽視了。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全球出現了罕見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當人們吸氣時,胸部擴張,肺的容積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肺內氣體壓強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大氣壓強,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含有病毒的空氣經鼻腔、氣管進入肺中導致感染。所以,為了預防病毒感染,在公共場所一定要戴好口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能夠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生活現象是( 。
A.岸上的人能聽到河水流動的嘩嘩聲音
B.海邊的人能聽到波浪拍打礁石的聲音
C.水中的潛水員能聽到岸上人的講話聲
D.枕著牛皮箭筒睡在地上能聽到馬蹄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嚴冬季節(jié)的早晨,路邊的小草、住房的瓦楞、圍墻的鐵絲網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霜。霜是由空氣中的 _______ 遇冷后發(fā)生 ________ (填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白色針狀物質;下霜后空氣的溫度 ________ (選填“升高”或“降低”),給人以“霜前冷”的感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讓一束平行光經過一凸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當物體距透鏡8cm時,成正立的像
B. 當物體距透鏡16cm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 當物體從距透鏡20cm處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小
D. 當物體從距透鏡20cm處靠近透鏡移動時,要得到清晰的像應使光屏靠近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情況之中是因為誤差而引起結果不準確的是( )
A.測量時物體的邊緣未對準“0”刻度線
B.刻度線未緊貼被測物
C.觀察時視線未能與刻度尺垂直
D.測量儀器精密程度不夠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制作橡皮筋測力計”的活動中,同學們發(fā)現:在一定的范圍內,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長度越長.根據這一現象,小明和小麗提出如下猜想(見圖).究竟誰的猜想正確呢?他們決定一起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個相同的鉤碼、鐵架臺和細線外,還需要的器材是 ______ .
(2)小明和小麗的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
1 | 拉力(鉤碼總重)F/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2 | 橡皮筋的總長度L/cm | 4.5 | 5.1 | 5.7 | 6.3 | 6.9 | 7.5 |
3 | 橡皮筋伸長的長度△L/cm | 0 | 0.6 | 1.2 | 2.4 | 3.0 |
①沒有掛鉤碼時,橡皮筋的長度L0= ______ cm.
②請將表格中第3行的數據補充完整_____.
③要判斷小麗的猜想是否正確,應對表格中的哪兩行數據進行分析比較?
答:應對 ______ (選填序號)兩行數據進行比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認為實驗能初步驗證誰的猜想是正確的?答: ______ .
你是如何分析數據并做出此判斷的?請簡要寫出你的判斷依據: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對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圖解釋合理的是( )
A.甲:磁場能產生電流
B.乙:閉合開關,小磁針N極向右偏轉
C.丙:這個裝置的實驗原理,應用于制造電動機
D.。弘娏飨嗤瑫r,線圈的匝數越多,電磁鐵磁性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