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綠色植物體內能量轉換過程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的生理過程為 ,具體部位是 ,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學能來自 ,寫出生成ATP的反應式: ;這些ATP和[H]將用于 的還原。
(2)圖中B表示的生理過程為 ,此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在 。如果停止光照,C5化合物的含量將會 。
(3)圖中C表示的生理過程為 ,其中生成的ATP所水解釋放的能量直接用于植物的各項 ,這個過程中,第一階段是在 中進行,產生的CO2是在第 階段形成的,產生的水是在第 階段形成的,此過程的總反應式為: 。
【答案】
(1)光反應 葉綠體的類囊體的薄膜上(或基粒) 光能 ADP+Pi+能量ATP C3
(2)暗反應 葉綠體的基質 下降(減少)
(3)有氧呼吸 生命活動 細胞質基質 二 三
【解析】
(1)據(jù)圖分析,A表示光反應階段,發(fā)生的場所是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葉綠素分子吸收光能后,轉化成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ATP中。產生的ATP和[H]將用于C3化合物的還原。
(2)圖中B表示的生理過程為暗反應,此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在葉綠體基質中。停止光照,光反應停止,還原氫和ATP不能正常生成,導致C3化合物還原受阻,C5化合物來源減少;二氧化碳供應正常,C5化合物去路正常,最終導致C5化合物含量下降。
(3)圖中C表示的生理過程為有氧呼吸,其中生成的ATP所水解釋放的能量直接用于植物的各項生命活動。第一階段發(fā)生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第二階段生成二氧化碳是在線粒體基質,產生水是在第三階段線粒體內膜上形成的,有氧呼吸的反應式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屬于 (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主要依據(jù)是 。
(2)圖A中③的功能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 、 和 。
(3)圖A中⑥所指的是 ,它是細胞合成 的場所。
(4)圖B中⑤是 ,它是細胞進行 的主要場所。
(5)圖B中有三種細胞器未標上編號,請你寫出它們的名稱: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乙、丙分別表示物質跨膜運輸?shù)娜N方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水、氧氣、二氧化碳及K+等以甲方式進入細胞
B.甲和乙兩種方式都屬于被動運輸
C.物質以丙的方式進入細胞的過程可以釋放能量
D.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及顆粒性物質以丙的方式進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The message is very important,so it is supposed ________ as soon as possible.
A.to be sent B.to send C.being sent D.sendi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Over one third of the population was believed to have no to the health care.
A. access
B. aid
C. basis
D. beli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為葉綠體結構模式圖,乙是從圖甲中取出的部分結構放大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乙所示結構取自圖甲中的①或③
B.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全部分布在圖乙所示結構上
C.ATP的合成場所是④,分解場所是③
D.葉綠體以圖甲③的形式擴大膜的表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The Australia state of Victoria will _______a “zero tolerance” policy towards drunken drivers.
A. absorb B. adopt C. adjust D. adap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內發(fā)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動,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B過程表示一個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 的過程。
(2)該生物為 生物,其中A過程的方式包括 。
(3)細胞識別是細胞信號傳導的前提,它是通過__________實現(xiàn)的,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是該結構上有____________。
(4)圖中對生物的生長(體積增大)起主要作用的過程是____________。
(5)圖中對生物體細胞種類的增多起主要作用的過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一:用不帶特殊病原體的小鼠進行如下特異性免疫實驗,過程如下圖中①,結果如下圖中②。圖②中箭頭表示注射T細胞或血清的時間。
(1)實驗中,對B組小鼠的處理是作為A組小鼠的________處理。
(2)從圖②可知,Ⅱ組與Ⅳ組相比,小鼠脾臟中的活細菌數(shù)量的增長趨勢_______說明血清中的________不能有效抑制脾臟內的細菌繁殖。注射來自于A組小鼠的T細胞后,在4 d內I組小鼠脾臟中的活細菌數(shù)量________,說明該組T細胞(活化T細胞)________細菌數(shù)量的增長。由此推測該細菌生活在________。
(3)實驗中,IⅣ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時間是在注射T細胞或血清的________d。
實驗二:在體外觀察小鼠的T細胞和巨噬細胞(一種吞噬細胞)對細菌X的殺傷力,結果如圖。
(4)由圖可知,能有效殺傷細菌X的是________細胞,而不是活化T細胞。
(5)有人假設,活化T細胞釋放某種物質活化了巨噬細胞。若用體外實驗驗證該假設,實驗組應選擇的實驗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a.培養(yǎng)過活化T細胞的培養(yǎng)液
b.培養(yǎng)過巨噬細胞的培養(yǎng)液
c.A組小鼠的巨噬細胞
d.B組小鼠的巨噬細胞
e.培養(yǎng)過未活化T細胞的培養(yǎng)液
f.細菌X
(6)該系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