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據美國宇航局消息,天文學家近期發(fā)現第一個太陽系外與地球一般大小的巖石行星——“開普勒-78b”。該行星離所繞恒星的距離不到100萬公里(日地平均距離約1.5億公里),每隔8.5小時繞其中央恒星公轉一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太陽系中,地球的特殊性表現在(     )

A.是固態(tài)行星         B.存在生命        C.繞日公轉        D.距太陽最近

2.天文學家并不認為“開普勒-78b”會存在生命物質。其主要判斷依據是(     )

A.距離所繞恒星太近              B.質量和體積太小

C.公轉周期太長                  D.沒有衛(wèi)星環(huán)繞

 

【答案】

 

1.B

2.A

【解析】

試題解析:

1.就現宇宙探測表明,地球是宇宙中母親啊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別是存在高級智慧生物的天體。成為宇宙中一顆十分獨特的天體。

2.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具有適宜生物生存的溫度、大氣和水等條件,同時又具有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為生物生存提供保障。在材料中距恒星的距離只有100萬公里,太近,使得溫度過高,不適合生物的生存。選A。

考點:本題考查宇宙的的地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據美國宇航局消息,天文學家近期發(fā)現第一個太陽系外與地球一般大小的巖石行星——“開普勒-78b”。該行星離所繞恒星的距離不到100萬公里(日地平均距離約1.5億公里),每隔8.5小時繞其中央恒星公轉一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太陽系中,地球的特殊性表現在


  1. A.
    是固態(tài)行星
  2. B.
    存在生命
  3. C.
    繞日公轉
  4. D.
    距太陽最近

2.天文學家并不認為“開普勒-78b”會存在生命物質。其主要判斷依據是


  1. A.
    距離所繞恒星太近
  2. B.
    質量和體積太小
  3. C.
    公轉周期太長
  4. D.
    沒有衛(wèi)星環(huán)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同步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天文學家對黑子的活動從1755年開始標號統計周期,規(guī)定太陽黑子的平均活動周期為11.2年。黑子最少的年份為一個周期的開始年,稱作“太陽活動極小年”,黑子最多的年份則稱作“太陽活動極大年”。 
材料二: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2009年5月8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報道,隨著太陽活動在11年的周期里太陽耀斑的升起和落下,科學家認為2008年太陽活動降到了最低點,太陽活動的第23個周期結束。在2009年的5 月6日,美國宇航局的地日關系觀測臺(STEREO)拍到了出現在太陽后側的一個很大的太陽黑子,它預示著下一輪太陽活動周期——第24周期的開始。
(1)黑子發(fā)生在太陽大氣的______層,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以上材料,我們可以分析得出_________年是第24周太陽活動峰年。
(3)與黑子活動同步的太陽活動還有出現在______層上的____________ ,因此,____可以作為太陽活
         動強弱的標志。
(4)太陽活動是太陽風暴的誘發(fā)因素,太陽風暴對地球氣候和地球運動有長期影響,太陽活動對于人類
         社會的高技術系統有無危害?如果有,請舉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依據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據美國宇航局一顆人造衛(wèi)星記錄,地球上的地表溫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盧特荒漠,氣溫高達71 °C,這是有記錄的最高的地球表面溫度。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巖所覆蓋,

容易吸收陽光中的熱量。下圖為伊朗及其周邊地區(qū)略圖。

(1)根據湖泊與海洋的關系,說出伊朗的湖泊多屬于哪一種類型?并分析該國中東部地區(qū)多時令湖(季節(jié)性湖泊)的自然原因。(8分)

(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地球表面最高溫度出現在盧特荒漠的原因。(12分)

(3)阿巴斯港南部的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的咽喉”之稱,也被視為“西方國家的生命線”。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稱號的由來。(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北京時間2009年9月26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最新的火星軌道器照片顯示,散布在火星崎嶇表面的撞擊坑顯示,火星赤道附近有次表層水冰。
結合下表資料,回答(1)——(2)題。
(1)液態(tài)水的存在是生命起源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敘述中與地球“液態(tài)水存在”有密切關系的
    是
      ①地球上晝夜更替的周期較適中     ②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
      ③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之中     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人類首選火星作為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的行星,是因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現象與地球十分相似,主
    要表現為
     ①火星和地球一樣被厚厚的大氣層所包圍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變化,且四季的長度一樣
     ③火星、地球自轉周期的長度比較適中     ④火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都比較適中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