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關于自然條件與城市區(qū)位的不正確敘述是
[ ]
A.我國和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數都位于平原地區(qū)
B.世界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低緯度地區(qū),我國城市多分布于濕潤、半濕潤地區(qū)
C.河流的入海口和發(fā)源地,都是城市建設的最優(yōu)地點
D.我國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河湖道發(fā)育壯大起來的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6為“我國東北部地區(qū)1、7月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卮24~26題。
24.下列關于圖中等溫線與甲、乙、丙、丁四地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受地形因素影響,1月-18℃等溫線向北突出
B.受緯度因素影響,7月18℃等溫線呈東北—西南方向延伸
C.甲地海拔高,1月氣溫低于丙地
D.丁地緯度高,7月氣溫低于丙地
2 5.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條件與農業(yè)發(fā)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草原遼闊,利于發(fā)展乳畜業(yè)
B.乙地地勢平坦,適宜大規(guī)模機械化生產
C.丙地河流稀少,利于商品谷物農業(yè)發(fā)展
D.丁地夏季低溫,適宜發(fā)展多種經營
26.關于圖示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氣溫日、年較差小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長,封凍期長
C.山地垂直地帶性顯著,基帶為溫帶草原帶
D.平原面積較大,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湖北省襄陽市高二下學期四校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題是“荒漠化與氣候變化——一個全球性的挑戰(zhàn)”,正如聯(lián)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所定義的那樣,氣候變化是導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據此回答11~13題。
1.下列關于自然條件對荒漠化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多雨年份會加快土地荒漠化的進程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風沙活動
C.大風天數多且集中為風沙活動提供了條件
D.氣候因素對荒漠化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2.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遠
②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礙作用
④緯度位置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我國居世界領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 )
A.鉆孔深栽 B.飛機播種 C.設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綜合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