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細作用能使液體在毛細管內沿管壁向上運動到一定高度。當氣候干旱、地表缺水時,地下水可沿著土壤中的毛細管上升到地面附近。自然界中的銅元素存在于多種化合物中,有的化合物如硫酸銅等可溶于水。原生銅礦的形成多與巖漿活動有關。
納米比亞是世界重要的產銅國,礦業(yè)、漁業(yè)、畜牧業(yè)為傳統(tǒng)支柱產業(yè)。M地為深水良港,一度成為重要的銅礦出口港。下圖示意納米比亞主要礦產分布及P地地下含銅量變化。


(1)指出P地地表附近含銅量的特點并簡述其形成過程。
(2)簡析M港成為重要銅礦出口港的原因。
(3)你是否贊同納米比亞修建煉銅廠?請說明理由。

【答案】
(1)

特點:地表附近含銅量大(高)。形成過程:巖漿活動形成原生銅礦,原生銅礦與地下水接觸,導致部分銅礦溶解于水中,納米比亞氣候干旱,地表蒸發(fā)旺盛,在毛細作用下,含銅溶液到達地表附近;溶液中的水蒸發(fā)后,銅在地表附近不斷(結晶)富集。


(2)

銅礦豐富,但經濟落后,國內市場狹。▏鴥认纳伲;國際市場廣闊;M港是深水良港,便于大型船只停泊;銅礦產地有鐵路與港口相連,交通便利;


(3)

贊同。理由: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促進經濟發(fā)展;能帶動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能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鈾礦豐富,可建核電站提供電能。

(不贊同。理由:經濟落后,缺少資金;缺少人才和技術;常規(guī)能源缺乏,缺少煉銅所需的電能;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


【解析】(1)仔細閱讀P地地下含銅量變化曲線圖可知,隨著距地表越近,P地地下含銅量升高,所以P地地表附近含銅量大。由右圖可知P地地下50米左右有巖漿活動形成原生銅礦,原生銅礦與地下水接觸,導致部分銅礦溶解于水中;根據(jù)右圖結合材料可知,納米比亞地處非洲大陸西岸,在南回歸線附近,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地表蒸發(fā)旺盛,在毛細作用下,含銅溶液到達地表附近;溶液中的水蒸發(fā)后,銅在地表附近不斷結晶、富集,所以P地地表附近含銅量大。(2)由圖可知納米比亞銅礦資源豐富,由于該國經濟較為落后,國內市場狹小、消耗少;而國際市場對銅礦需求量大、市場廣闊;由材料可知M港是深水良港,便于大型船只停泊;圖中顯示銅礦產地有鐵路與港口相連,交通便利,所以M港成為重要銅礦出口港。(3)結合上題分析可知,納米比亞銅礦資源豐富,修建煉銅廠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促進經濟發(fā)展;同時可以帶動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有利于增加人們的收入;由于有色金屬冶煉屬于動力指向型,而圖中顯示該國鈾礦豐富,可建核電站,為銅廠提供充足的電能,所以贊同納米比亞修建煉銅廠。建設銅廠需要大量的資金、先進的技術、人才等;納米比亞經濟落后,缺少資金、人才和技術;而且該國常規(guī)能源缺乏,缺少煉銅所需的電能;該國氣候干旱,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修建煉銅廠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所以不贊同納米比亞修建煉銅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qū)。它們在分布上的共同特點是:①緯度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_;②海陸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_;③地形方面,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自然條件優(yōu)越,農業(yè)發(fā)展較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工業(yè)發(fā)展較早,經濟發(fā)達。

(2)試分析圖中E、F、G、H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

(3)由以上兩題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點。

(4)你認為能否通過人口遷移的方式使世界人口均勻分布?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發(fā)展綠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強環(huán)境意識,是保護環(huán)境、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重要措施。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是指(  )

A. 冶煉廠的白色煙塵 B. 石灰窯的白色粉塵

C. 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 白色建筑廢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平原中,屬于人口稀疏區(qū)的是

A.西歐平原B.恒河平原C.密西西比平原D.亞馬孫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晉、陜、內蒙古三個省級行政區(qū)的交界,因蘊藏著大量的煤炭資源而被稱為“烏金三角”。根據(jù)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烏金三角”地區(qū)區(qū)位示意圖。

材料二 “烏金三角”地區(qū)某城市工業(yè)結構及其變化圖。

(1)“烏金三角”地區(qū)作為我國“西電東送”北線的重要電力輸出地,這里建設電站的自然優(yōu)勢條件有哪些?

(2)實施“西電東送”工程,把“烏金三角”地區(qū)的電力調往京津唐地區(qū)會對電力輸入地區(qū)帶來哪些好處?

(3)根據(jù)材料二,簡析該城市面臨的節(jié)能減排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can 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or our holiday?

你能為你我們的暑期想出一些好的主意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2月26日03時44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3組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讀我國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位置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舊金山(西八區(qū))華僑觀看衛(wèi)星發(fā)射直播的時間是當?shù)氐?/span>

A. 25日11時44分 B. 25日19時44分

C. 26日11時44分 D. 27日03時44分

2衛(wèi)星發(fā)射當日,對四基地敘述正確的是

A. 西昌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最小 B. 太原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最大

C. 文昌的白晝最短 D. 酒泉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洋流是海水運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對地理環(huán)境產生重大影響的要素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及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邊地區(qū)圖。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處的緯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氣溫為8℃時,溫度偏高原因是 ,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原因是

(2)丙表示紐芬蘭漁場,簡要解釋該漁場形成的主要原因。

。

(3)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若想一路順風順水,則所借助的盛行風為 ,所借助的洋流是 。

(4)若丁處海灣發(fā)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兩處更容易受污染的是   ,原因是 。

(5)下圖為“海洋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其中表示材料二Z處洋流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山地為甲、乙兩條河流的分水嶺。由透水和不透水巖層相間構成。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過程中,該山地被破壞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復,隨之河流徑流量發(fā)生了變化,河流徑流的年內波動也減緩了。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森林植被遭破壞后,河流徑流量年內波動強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轉化為地下水 B. 降水變率增大

C. 降水更多轉化為坡面徑流 D. 河道淤積

2森林植被恢復后,該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蒸發(fā)(騰)量增加 ③坡面徑流增加 ④地下徑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如果降水最終主要轉化為河流徑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復后,甲、乙兩條河流徑流量發(fā)生的變化是

A. 甲增加,乙減少,總量增加 B. 甲減少,乙增加,總量減少

C. 甲增加,乙減少,總量減少 D. 甲減少,乙增加,總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