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按照發(fā)生的順序,下列排列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2】圖中所示的地理現象,可能位于( )
A. 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張裂地帶
B. 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地帶
C. 大洋板塊與大洋板塊的碰撞地帶
D. 大洋板塊與大洋板塊的張裂地帶
【3】圖中所示的地理現象,可能是( )
①裂谷 ②海嶺 ③山系 ④海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1】 B
【2】 D
【解析】
本題通過巖漿活動示意圖,考查巖漿活動的過程以及板塊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運用相關地理知識的能力。
【1】讀圖可知,該地區(qū)巖層發(fā)生斷裂,地下巖漿沿斷裂面逐漸上升而導致板塊張裂。其中,②表示巖層發(fā)生斷裂,地下巖漿還沒有侵入;③表示巖漿開始侵入;①表示隨著巖漿的大范圍侵入而導致板塊向兩側運動。根據巖漿的侵入過程和地表的變化判斷,圖示三階段的前后順序應為②③①,故B項正確,ACD項錯誤。
【2】讀圖并結合上題分析,該現象發(fā)生在板塊的張裂地帶,排除選項BC;同時,張裂處的板塊高度相當,沒有明顯的高低起伏,應該同為大洋板塊或大陸板塊,排除選項A,故選D。
【3】讀圖,由于巖漿的活動導致巖層向相反方向運動,可判斷為板塊生長邊界,在大陸板塊上可能會形成裂谷,在大洋板塊上可能會形成海嶺,故①②正確;而山系與海溝是由于板塊擠壓而形成的,故③④錯誤。故A項正確,BCD項錯誤。
復習板塊的相關知識時,應將板塊運動和對應地形結合起來分析理解記憶,切不可死記硬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有關知識,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寫出圖中海峽東、西海岸主要的海岸類型,并說明判斷理由。
(2)說明海峽西岸的海岸帶開發(fā)利用方式及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約在4000萬年前,青藏高原從海底開始隆起。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緩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5 000米,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其要素如圖所示。閱讀并分析以下框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按相關關系將下列序號填在框圖相應的位置上。
①太陽輻射強、跉鉁氐汀、劭諝庀”
(2)組成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特點。在青藏高原地區(qū),“牽一發(fā)”指的是什么?
(3)據圖簡述青藏高原地理環(huán)境的演化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非洲贊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流域的氣候特點是
A. 終年炎熱 B. 冬暖夏涼 C. 終年寒冷 D. 冬冷夏熱
【2】維多利亞瀑布以上的河段為贊比西河上游,該河段
A. 峽谷險灘廣布 B. 干流流速緩慢
C. 支流短小急促 D. 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其中C為沉積物,B、F、G為沉積巖,A、D為不同時期的巖漿巖,而且該地沒有發(fā)生過地層倒置現象。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據圖判斷該地發(fā)生過的地質作用有( )
①地殼運動 ②巖漿活動 ③變質作用 ④外力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如果在這里修一條東西走向的地下隧道,應該選擇在F處
B. 假如C地層上為松散沙質沉積物,則該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風
C. A處有可能找到化石
D. 如果該地有石油,則應該在2地向下打井開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周邊的農民,競相在自家的原住房基礎上加高樓層,俗稱“樓高高”(下圖),而這些住房幾乎是被空置。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農民建“樓高高”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A. 吸引城市人口周末度假
B. 獲取更多拆遷款
C. 增加自住房面積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城郊農民競相在宅基地建高樓,主要反映這些城市
A. 居住人口減少 B. 城市不斷擴大
C. 人居環(huán)境惡化 D. 城市房價昂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為澳大利亞農牧業(yè)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與粗放牧羊帶相比,澳大利亞小麥和牧羊混合經營帶更具有的優(yōu)勢是
A. 氣溫更高 B. 光照更充足
C. 降水更多 D. 地形更平坦
【2】圖中①地區(qū)是澳大利亞荒漠化發(fā)展較快的地區(qū)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 氣候干旱,降水異常稀少 B. 全年大風日數多,風力強勁
C. 人口密度大,土地承載力低 D. 農牧業(yè)發(fā)達,高強度的開發(fā)
【3】近年來維多利亞州人口年增長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 B. 經濟因素導致人口遷入
C. 戰(zhàn)爭因素導致人口遷移 D. 國家有計劃的移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智慧農業(yè)是未來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它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還滲透到農產品銷售、物流和服務監(jiān)管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下圖為“智慧農業(yè)各支撐要素組成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連通智慧農業(yè)各支撐因素的平臺是 ( )
A. 農業(yè)資源 B. 農業(yè)知識 C. 決策信息 D. 電子信息技術
【2】【2】智慧農業(yè)使 ( )
A. 農產品的種類變少 B. 農業(yè)生產投入減少
C. 市場的適應性增強 D. 剩余的勞動力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省威海市文登營鎮(zhèn)是集奶畜養(yǎng)殖、糧食生產、水產養(yǎng)殖、苗圃花卉、山林保護、旅游觀光為一體,以循環(huán)型、生態(tài)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yè)示范區(qū)。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文登營鎮(zhèn)生態(tài)農業(yè)園循環(huán)模式示意圖
【1】關于該生態(tài)農業(yè)園主要功能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自然山林區(qū):加大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力度
B. 奶畜養(yǎng)殖區(qū):引進、繁育優(yōu)良奶牛品種,發(fā)展乳制品生產
C. 種植區(qū):大力發(fā)展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業(yè)
D. 水源區(qū):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園區(qū)的氣候
【2】下列地區(qū)適宜引進該模式的是( )
A. 河套平原 B. 黃淮海平原
C. 遼東地區(qū) D. 吐魯番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