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人口年齡中位數指將全體人口按年齡大小的自然順序排列時居于中間位置的人的年齡數值,也稱中位年齡或中數年齡。國際上通常用年齡中位數指標作為劃分人口年齡構成類型的標準。①年齡中位數在20歲以下為年輕型人口;②年齡中位數在20~30歲為成年型人口;③年齡中位數在30歲以上為老年型人口。年齡中位數向上移動的軌跡,反映了人口總體逐漸老化的過程。
材料二 2011年部分國家和地區(qū)人口年齡中位數。
(1)表中人口年齡中位數最大的是__德國__。
(2)有專家預測,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國人口年齡中位數有向上移動的趨勢,針對這一趨勢,結合我國人口增長現狀,請?zhí)岢鰬獙Υ胧?/span>
(3)表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 __,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是____,產生的人口問題有____。
【答案】(1)德國 (2)繼續(xù)實施計劃生育,維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長;完善社會養(yǎng)老制度,建立健全養(yǎng)老體系;大力發(fā)展教育和經濟,解決就學和就業(yè)困難 (3)尼日利亞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就業(yè)、就學壓力大、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壓力大
【解析】(1)人口年齡中位數指將全體人口按年齡大小的自然順序排列時居于中間位置的人的年齡數值,由表格數據可知德國的中位數量大。
(2)由于老齡化趨勢,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國人口年齡中位數有向上移動的趨勢,應以控制人口數量、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夕陽產業(yè)等措施應對:繼續(xù)實施計劃生育,維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針對老齡化現象,要完善社會養(yǎng)老制度,建立健全養(yǎng)老體系;大力發(fā)展教育和經濟,解決升學和就業(yè)困難。
(3)表中尼日利亞人口中位數最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人口增長模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的傳統(tǒng)型增長模式;由于人口增長快,就業(yè)、就學壓力大、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壓力大,人地矛盾突出。
本題考查世界人口增長及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年齡中位數指將全體人口按年齡大小的自然順序排列時居于中間位置的人的年齡數值,由表格數據可知德國的中位數量大。由于老齡化趨勢,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國人口年齡中位數有向上移動的趨勢,應以控制人口數量、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夕陽產業(yè)等措施應對。表中尼日利亞人口中位數最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人口增長模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的傳統(tǒng)型增長模式;由于人口增長快,就業(yè)、就學壓力大、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壓力大,人地矛盾突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境保護
下圖為我國鹽地堿蓬分布區(qū)。鹽地堿蓬是生 長于海濱、湖邊、荒漠低處一種典型的鹽堿地指示 植物。堿蓬不僅是可供人食用的美食,也是野生動 物賴以棲息的樂園,還可以作為工業(yè)原料。此外, 堿蓬能夠吸收土壤中的鹽分和重金屬,扮演著鹽堿 地“拯救者”和污染物“清潔工”的角色。
分析堿蓬對鹽堿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大規(guī)模開 發(fā)利用所產生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圖為“新中國人口自然變動圖”,據此完成題
【1】(小題1)1950~2000年間,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數值約為( )
A. 33‰ B. 43‰ C. 27‰ D. 15‰
【2】(小題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的年份是( )
A. 1960~1961年間 B. 1959~1960年間 C. 1957~1958年間 D. 1949~1950年間
【3】(小題3)根據圖上曲線延伸的變化,未來10—20年內將會出現( )
A. 人口總量穩(wěn)定 B. 人口老齡化加速
C. 人口自然增長率約在17‰左右 D. 人口總量逐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塔里木盆地綠洲分布圖及甲測站河流流量變化圖。完成下列各題。
【1】喀什、和田與民豐三個城鎮(zhèn)環(huán)境承載力從大到小依次為
A. 喀什、和田、民豐 B. 民豐、和田、喀什
C. 喀什、民豐、和田 D. 和田、喀什、民豐
【2】二十一世紀以來,甲測站附近河流沿岸
A. 綠洲面積持續(xù)減少 B. 地下水位可能升高
C. 植被種類明顯增加 D. 土地鹽堿化得到緩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靈渠位于廣西桂林市東北部的興安縣,鑿于秦代,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盤山渠道,自古以來都是嶺南與中原的水路交通要道。它討秦朝以來的國家統(tǒng)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各族人民往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下圖為靈渠水系圖。靈渠分水壩設計為高2. 24米的“人”字滾水壩,其將湘江三七分流,三分通過南渠入漓,七分通過北渠歸湘。使得南渠、北渠作為航運水道,溝通了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
(1)根據靈渠功能和特點,推理靈渠經過區(qū)域的地形部位。
(2)說出靈渠分水壩壩體不高且形態(tài)呈人字形的作用。
(3)分析北渠航道設計彎曲的原因。
(4)分析該區(qū)域河流水質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座城市連續(xù)兩天的日出日落時間表,分析可知( )
A. 緯度位置最高的是甲城市 B. 正午太陽高角最大的是丁城市
C.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D. 四城市正午太陽高角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美國本土人口遷移情況,圖中箭頭的含義分別是:①亞洲人口遷往美國,②美國人口遷往亞洲,③國內人口由東北部遷往南部“陽光地帶”,④國內人口由其他地區(qū)遷往東北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以謀求就業(yè)和提高經濟收入為主要目的的人口遷移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若圖中反映的人口遷移現象造成美國人口機械增長率呈正增長態(tài)勢,則以下數量關系式表達正確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 C. ③<④ D. ③>④
【3】圖中國內人口遷移對美國人口造成的影響是( )
A. 南部地區(qū)就業(yè)壓力加大 B. 東北部地區(qū)養(yǎng)老負擔加重
C. 南部地區(qū)人口老齡化加快 D. 東北部地區(qū)人才流失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兩個燒杯分別裝入300毫升水和干沙,并排放在一起,把兩支溫度計分別插入水和干沙中,然后用100瓦的白熾燈照射(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打開白熾燈,10分鐘后
A. 沙的溫度沒變化 B. 水的溫度沒變化
C. 水的溫度比沙高 D. 沙的溫度比水高
【2】該模擬實驗驗證的是
A. 溫室效應 B. 水循環(huán)過程
C. 城市熱島效應 D.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上海市常住人口為23019148人。讀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圖,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上海市現階段人口自然增長的特征。
(2)據材料說明上海勞動人口的特點,并分析其對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3)結合上海人口年齡構成特征,指出目前上海存在的主要人口問題并提出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