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該地區(qū)地形的基本特點。
(2)圖中A處的地形名稱是 。其頂部海拔可能為( )(選擇填空)
A.269米 B.379米 C.489米 D.599米
(3)圖中a、b兩條支流,水流較湍急的是 。說明你的判斷依據。
(4)該地區(qū)緯度相同的大陸西岸均為荒漠,而該地區(q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試分析其原因。
【答案】(1)主要為低山丘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2)陡崖 D (3)a a 河流經地區(qū)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 (4)因為該地區(qū)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同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區(qū)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干旱少雨。
【解析】(1)描述地形特點要從地形類型、地形類型的分布及地勢起伏這幾個方面描述;圖示地區(qū)海拔不高,相對高度較小,主要為低山丘陵,平原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河流由西北向東南入海,整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2)A處有多條等高線交匯,是陡崖;圖示等高距是100米,A處有4條等高線交匯, 陡崖頂的海拔500-600米,選D正確。
(3)a 河流經地區(qū)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水流急。B河流經地區(qū)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水流緩慢。
(4)由圖示經緯度可判斷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該地區(qū)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形成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同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區(qū)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是干旱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形成荒漠景觀。
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圖的判讀。描述地形特點要從地形類型、地形類型的分布及地勢起伏這幾個方面描述;結合海拔和相對高度判斷地形類型,河流流向判斷地勢起伏。A處有多條等高線交匯,是陡崖;圖示等高距是100米,A處有4條等高線交匯, 陡崖頂的海拔500-600米。a 河流經地區(qū)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水流急。大陸東西兩岸景觀的差異與大氣環(huán)流不同有關,由圖示經緯度可判斷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該地區(qū)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形成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同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區(qū)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是熱帶沙漠氣候,形成荒漠景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的環(huán)境人口容量高,主要得益于( )
①資源豐富 ②科技發(fā)展水平高 ③對外開 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費水平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古“絲綢之路”現(xiàn)“第二亞歐大陸橋”上的敦煌莫高窟,以極高的藝術價值吸引著中外游客,但隨著旅游活動的開展,石窟的損壞極為嚴重。依據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敦煌莫高窟雖歷經千年,仍保存較好,與下列哪一自然因素有關( )
A. 地處高緯 B. 氣候寒冷
C. 氣候干旱 D. 流水侵蝕
【2】為保護文物古跡,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對入洞游客人數作了限制,又限制停留時間,主要原因是( )
A. 避免游客丟棄大量垃圾
B. 為了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C. 減少因游客觸摸、拍照、呼吸、汗水等使珍貴的壁畫受到損壞
D. 避免游客在壁畫上亂刻亂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亞洲某平原地區(qū),在20世紀60年代頻發(fā)沙塵暴,因沙塵中含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qū)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兩河的主要補給是 , 影響流量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圖示平原地區(qū)侵蝕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推理依據。
(3)20世紀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區(qū)大規(guī)模墾荒,引河水灌溉,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會對L湖產生什么影響?
(4)分析“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蓬勃興起的戶外登山運動,使許多登山愛好者學會了判讀簡易等高線地形圖。下圖為某山區(qū)等高線地形圖,現(xiàn)有兩組隊員在此活動,回答下列各題。
【1】【1】甲組隊員準備在圖示地區(qū)宿營,為避免突發(fā)的山洪,你認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適宜宿營的地點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若乙組隊員已經宿營在圖中最高處,為了可以相互觀測到對方,從安全角度考慮,甲組應該把宿營地選擇在圖示四地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水循環(huán)和巖石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水循環(huán)與巖石循環(huán)有直接聯(lián)系的環(huán)節(jié)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兩種循環(huán)( )
A. 能量來源相同
B. 共同使陸地水得到不斷更新
C. 均實現(xiàn)了圈層間的物質交換
D. 對地表形態(tài)改造的結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水稻種植業(yè)的特點是 ( )
A. 單位面積產量低,但商品率較高B. 機械化水平低,單位面積產量高
C. 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D. 科技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區(qū)域概況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稱:圖中①為 海,其成為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域原因是:
, 。
(2)②為 盆地,圖中該區(qū)域的河流水量豐富的原因: , , 。
(3)根據盛行風向判斷,A地區(qū)處于 季,受 (氣壓帶、風帶)控制。此時B、C兩地處于多雨季節(jié)的是 ,原因是 。
(4)20世紀70年代,在D河興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壩,并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工水庫。大壩建成后,帶來的影響可能有 ( )(選擇填空)。
A.得到發(fā)電、灌溉、航運、旅游等綜合效益 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濫
C.人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斷擴大 D.尼羅河兩岸土壤鹽漬化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流域河流分布圖及其干流河床對應的剖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計劃開發(fā)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壩的最理想位置是( )
A. a處 B. b處 C. c處 D. d處
【2】該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發(fā)生的河段是( )
A. a處 B. b處 C. c處 D. d處
【3】M河流域植樹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態(tài)功能是( )
A. 防風固沙 B. 調節(jié)氣候 C. 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