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一位地理愛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區(qū)旅游,發(fā)現綠洲附近風向具有明顯的晝夜反向的特征。讀沙漠地區(qū)綠洲示意圖。

讀圖完成小面小題。

1夜晚M地的風向為

A. 西南風 B. 東北風

C. 西北風 D. 東南風

2造成該地區(qū)風向晝夜反向的原因是

A. 人類活動差異 B. 降水差異

C. 下墊面熱力性質差異 D. 高低差異

【答案】

1D

2C

【解析】

本題組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讀圖析圖能力,涉及到的知識點主要是下墊面性質差異對熱力環(huán)流的影響以及熱力環(huán)流的實際應用,需要抓住材料中關鍵信息,結合基礎知識分析答題。

1根據沙漠和綠洲熱力性質的差異,夜晚綠洲氣溫高,形成低壓中心,沙漠氣溫低,形成高壓中心,風由高壓吹響低壓,M地的風向為東南風,所以D正確。

2造成該地區(qū)風向晝夜反向的原因是下墊面熱力性質差異,所以C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北地區(qū)的荒漠化與年降水量分布圖及荒漠化的發(fā)展與結果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西北地區(qū)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隨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區(qū)自東向西降水___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____。

2很大程度上決定西北地區(qū)為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為脆弱地區(q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為什么?

3西北荒漠化的人為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荒漠化的發(fā)展與結果”圖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終結果是________的長期喪失,其實質是________的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反應的季節(jié)為北半球的___________

(2)圖中氣壓中心的名稱: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時被切斷的氣壓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僅保留在海洋上。

(4)D地7月盛行__________風,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C地此時盛行_______風,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牡丹江此時氣候特征為___________________

(6)此時我國北方地區(qū)多___________氣象災害,該種災害是由________天氣系統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0月,由英華達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國產智能手機“小米”投入市場,其所有850個零配件均通過國際市場采購。該圖為其零配件供應廠方。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小米手機和上游企業(yè)之間的生產組織與聯系屬于

A. 工業(yè)集聚 空間聯系 B. 工業(yè)分散 生產聯系

C. 工業(yè)集聚 生產聯系 D. 工業(yè)分散 空間聯系

2小米手機最終由“英華達”代工完成!坝⑷A達”企業(yè)屬于

A. 技術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勞動力指向型 D. 動力指向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亞洲東部及太平洋地區(qū)某時刻近地面等壓線圖(單位:hPa)。

讀圖完成小面小題。

1圖中各地天氣現象是

A. 重慶蒸發(fā)旺盛

B. 北京風力強勁

C. 哈爾濱盛行偏西風

D. 廣州陰雨連綿

2圖示區(qū)域大氣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均較弱的地區(qū)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某月4日-10日氣溫變化統計圖,完成下列各題。

14-10日,影響該地的天氣系統是

A. 暖鋒 B. 冷鋒 C. 氣旋 D. 反氣旋

2下列日期中,最低氣溫變化最大的是

A. 5日一6日 B. 6日一7日 C. 7日一8日 D. 8日一9日

3該天氣系統過境,可能帶來的災害是

A. 臺風 B. 干旱 C. 沙塵暴 D. 霧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我國某區(qū)域地貌景觀和地質剖面圖,回答下面各題。

1】【1有關圖中地貌的成因,正確的是(  )

A. 圖中地貌的形成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

B. 圖中地貌的形成主要與板塊張裂有關

C. 甲、乙兩座山脈的形成原因相同

D. 丙河流的形成與斷層處巖體破碎有關

2】【2上圖中(  )

A. ①處為良好的儲水構造 B. ②處可能形成于干旱環(huán)境

C. ③處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 形成時間順序為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西雙版納地區(qū)1990~2010年土地利用類型結構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造成該區(qū)域土地利用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退耕還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B. 退耕還牧,發(fā)展舍飼牧業(yè)

C. 毀林開荒,種植經濟作物 D. 過度開墾,發(fā)展糧食生產

2該區(qū)域土地利用結構變化造成的影響有

A. 河流含沙量變大 B. 土地生產力水平提高

C. 生物多樣性增加 D. 河流流量季節(jié)變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當太陽直射點處在d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有赤道上晝夜平分

B. 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最大值

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D. 北極圈及其以北到處都是極晝現象

2當太陽直射點由d→a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北極圈內的極夜范圍逐漸增大 B. 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漸變短

C. 全球逐漸趨向晝夜平分 D. 地球公轉逐漸趨向近日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