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下圖分別為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移動軌跡圖(左圖) 和歐洲、非洲局部某時刻氣壓場分布(下右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若上右圖所示氣壓形勢在這一季節(jié)屬于常態(tài),則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上左圖a、b、c、d 四段中的哪一段,說出判斷理由。

(2)比較上右圖中M、N、Q三地,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圖甲中b段時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

(3)比較N、M 兩地該季節(jié)氣溫特點,分析主要原因。

(4)概括Q 地此時植被景觀的主要特征 , 并說出原因。

【答案】(1)d 北大西洋為低壓區(qū)或亞歐大陸中部為高壓區(qū)(北半球同緯度大陸氣壓值高于海洋)。

(2)晝長 M>N>Q;正午太陽高度M<N<Q。

(3)該季節(jié)為冬季(1月前后),N地氣候溫和、月均溫在0℃-10℃之間, M氣候寒冷、月均溫在0℃以下。原因:N地受暖濕的盛行西風影響;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M地受寒冷的亞洲高壓控制(或大陸氣團控制)。

(4)草木枯黃 受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

【解析】試題分析:

1)由上右圖氣壓形勢可以看出,此時亞歐大陸上受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控制,海洋上保留低壓中心,可以判斷此時為北半球的冬季,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大陸高壓。結合左圖可知上面半圖為北半球,下面為南半球(地球自轉方向北逆南順),b為北回歸線,d點為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為北半球冬季,故為d

2)由上題分析可知,b點為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應當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圖中M、NQ三地,均位于北半球(根據大陸輪廓或者緯度遞變規(guī)律),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圖中MN、Q三地緯度依次減小,所以晝長依次變短。正午太陽高度從北回歸線向兩側遞減,圖中M、N、Q三地離北回歸線越來越近,所以正午太陽高度越來越大。

3)由第1小題分析可知,此時為北半球冬季,N地位于沿海,受海洋影響大,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經,增溫作用明顯,溫度較高,在0度以上,而M地深居內陸,大陸性特征明顯,氣溫低,在0度以下。

4Q地屬于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此季節(jié)受東北信風影響,降水少,草木枯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m),L為河流,對角線為經線。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河流L的流向為( )

A. 從東流向西 B. 從西南流向東北 C. 從西流向東 D. 從東北流向西南

2若X數值為500m,沿圖中經線的地形剖面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部分地區(qū)等干燥度線分布圖,干燥度即可能蒸發(fā)量與降水量之比。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4條等干燥度線的數值關系是

A. a>b>c>d B. a<b<c<d

C. a<b,c>d D. a>b,c<d

2圖示地區(qū),最具開發(fā)潛力的新能源是

A. 太陽能 B. 石油資源

C. 核能 D. 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省201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統(tǒng)計圖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齡構成表。完成下列各題。

1目前該省人口增長模式為

A. 高-高-極低 B. 高-高-較低 C. 高-低-高 D. 低-低-低

2該省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的“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差異顯著,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 環(huán)境污染程度 B. 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 C. 人口遷移數量 D. 人口生育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恩角生物圖保護區(qū)位于廣闊的麥哲倫次南極生態(tài)區(qū),境內有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瑪納人和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對較。。下圖為“麥哲倫次南極生態(tài)區(qū)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達爾文在1834年穿過比格爾海峽時寫道:“雅馬納人生活在雜亂的巨石、高山和原始的森林中,這里終年霧氣籠罩,暴風雨不斷,………。”“這里終年霧氣籠罩,暴風雨不斷”的原因主要是受(

①寒冷的西南風影響②寒冷的西北風影響③受沿岸寒流的影響④沿岸暖流的影響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在威廉姆斯港當地時間(區(qū)時)5:20迎來曙光時(

A. 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動

B. 與該地區(qū)不屬一個日期的范圍占全球的九分之一

C. 重慶處在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jié)

D. 北京時間為1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局部季風示意圖,回答下面各題。

1全球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qū)分布在( )

A. 亞洲東部和南部 B. 北美洲東部

C. 歐洲西部 D. 澳大利亞西部

2根據風向確定此時最可能是( )

A. 1月左右 B. 4月左右 C. 7月左右 D. 11月左右

3形成我國東部季風氣候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臺風的影響 B. 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C. 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D. 海陸熱力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氣壓帶風帶圖,回答以下問題:

(1)填出圖中氣壓帶和風帶的名稱:①;②;③;A;B;C;D

(2)就北半球而言,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是夏季,冬季。

(3)30°N——40°N大陸西岸,冬季受控制(填字母或數字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下圖為外高加索部分地區(qū),巴庫被稱之為“風火之都”。 除了常年大風天氣之外,城市郊區(qū)某地裂縫中常年燃著地火,17世紀當地人在上蓋了火神廟。

材料2亞美尼亞白蘭地酒生產歷史悠久,但90年代品質一度下降。90年代后期,亞美尼亞政府引入了法國投資者,并制定了亞美尼亞白蘭地生產標準:只能利用本國產優(yōu)質葡萄釀造,在本國灌裝。后本國企業(yè)優(yōu)化生產配方并擴大生產線,重新對品牌進行了包裝。21世紀初白蘭地重新成為該國重要的出口產品。

材料3 建成于20世50年代的明蓋恰烏爾水庫是阿塞拜疆下游平原重要的灌溉水源, 80年代庫區(qū)山體發(fā)生過兩次重大的滑坡事故。

(1) 根據材料和相關地理知識,說明巴庫“風火之都”的稱呼的由來。

(2) 根據材料說明90年代后亞美尼亞白蘭地生產的區(qū)位條件變化

(3) 分析明蓋恰烏爾水庫庫區(qū)在上世紀80年代發(fā)生滑坡事故的原因。

(4) 在下圖中畫出第比利斯(41.5°N)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圖甲為沿40°N所作的地形剖面圖,圖乙為某地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回下面小題。

1】【1若乙圖是甲圖四地中某地的氣候資料圖,則圖中所示的氣候類型是(    )

A. 地中海氣候 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季風氣候

2】【2四地中最符合乙圖所示氣候特點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