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甲、乙、丙三個地區(qū)農業(yè)基本情況比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與圖示資料相符合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A. 甲——美國商品谷物農業(yè) B. 乙——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
C. 丙——亞洲季風水田農業(yè) D. 甲——城郊乳畜業(yè)
【2】甲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的主要優(yōu)勢條件有
A. 地廣人稀,土地面積廣闊 B. 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 常年高溫少雨的氣候 D. 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3】提高丙地區(qū)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機械化程度 B. 充分利用水資源
C. 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 D. 合理開墾當地土地
【答案】
【1】B
【2】B
【3】C
【解析】
【1】圖示甲地區(qū)的農業(yè)地域類型以種植業(yè)為主,投入的勞動力數量較多,商品率較低,故判斷為季風水田農業(yè),AD錯誤;圖示的乙地區(qū),種植業(yè)和畜牧業(yè)并重,判斷為混合農業(yè),澳大利亞的墨累—達令盆地以小麥—牧羊式的混合農業(yè)著稱,B正確;丙地區(qū)種植業(yè)比重很小,以畜牧業(yè)為主,商品率高,而且勞動力投入少,最可能是大牧場放牧業(yè),C錯誤。故答案選B項。
【2】由上題分析得出,甲地是亞洲水稻種植業(yè),其發(fā)展的主要優(yōu)勢條件是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雨熱同期;由于該種農業(yè)地域類型商品率低,所以對交通運輸條件要求不高。故答案選B項。
【3】大牧場放牧業(yè)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yè)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qū)。這些地區(qū)有大面積的干旱、半干旱氣候區(qū).主要分布氣候區(qū)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草原氣候。這些地區(qū)植被稀疏,不適宜經營種植業(yè),草場廣闊,適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這種農業(yè)地域類型。由此判斷提高丙地區(qū)土地載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設高質量的人工草場。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潛水是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以上的地下水。讀下面四幅水體相互補給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圖中補給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圖反映枯水期河水補給潛水
B. B圖反映豐水期潛水補給河水
C. C圖反映湖泊水補給河水,河流處于枯水期
D. D圖反映河水補給湖泊水,河流處于枯水期
【2】關于陸地水體的相互聯系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 湖泊對河流具有削峰補枯的作用
B. 水庫被稱為人工湖泊,對河流具有調節(jié)作用
C. 無論何種狀況,潛水與河水都可相互轉化
D. 一般情況下,潛水是河流穩(wěn)定的補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城鎮(zhèn)示意圖”,填空回答圖中數字處人類開發(fā)利用不當產生的問題。
(1)林區(qū)過度采伐森林→___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水害。
(2)在林區(qū)修建旅游設施和道路→________→水土流失。
(3)上游用水量劇增→河流徑流量________→河流自凈能力減低。
(4)河沙開采過量→河床堤岸________→河岸后退→水害。
(5)城市過量開采地下水→________→海水入侵。
(6)河流徑流量減少、海水入侵→河口________→航道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數量和植被隨海拔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1】甲山坡在海拔2 200-2 800米地段聚落數量多的原因是( )
A. 氣溫高 B. 氣溫低 C. 坡度較小 D. 靠近河流
【2】【2】甲山坡出現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的植被是( )
A. 常綠林 B. 干旱灌木 C. 針葉林 D. 高山草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針葉林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A是 ,造成該地冬夏季節(jié)氣壓帶與風帶交替控制的根本原因是 。
(2)圖中B島處于板塊 (生長或消亡)邊界, (能源)資源豐富。
(3)C國中央大平原的農業(yè)地域類型主要是 ;該國農業(yè)生產布局特征是 。
(4)從洋流性質看,D處的洋流為 ,對沿岸針葉林分布的影響是 。
(5)2016年5月6日,加拿大艾伯塔省(圖中E地附近)的針葉林遭遇史上最嚴重森林大火。請從氣候、植被角度分析此次森林火災嚴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說出該地主要地形類型并簡述判斷理由。
(2)依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甲、乙兩村所處位置的相同特點。
(3)某中學兩學習小組進行登山比賽,分別沿L、P線路攀登獅山和虎山。有人建議將出發(fā)點設在丙點,你認為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某地區(qū)有a、b、c、d、e、f規(guī)模不等的城市(鎮(zhèn)),現需在其中兩座城市設立百貨中轉站,最合理的是( )
A. a和b B. b和d
C. a和d D. c和d
【2】圖中f地位于山區(qū),林產品豐富,新近發(fā)現了一大型煤礦,需修建一條交通線,有關這一交通線說法正確的是( )
A. 修建交通線主要考慮的是經濟、社會因素
B.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修建交通線只需要考慮f與a的距離最短這一原則
C. 山區(qū)的自然條件決定了不適宜修建鐵路
D. f城鎮(zhèn)的發(fā)展規(guī)模今后不會超過其它五個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幅圖,回答問題:
(1)左圖中A地區(qū)主要農業(yè)地域類型為 。
(2)簡要分析左圖中C、D、E三地進行大規(guī)模商品性生產的共同條件。
(3)試簡要分析影響F地乳畜業(yè)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
(4)簡要分析右圖陰影部分地區(qū)發(fā)展大牧場放牧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