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一組世界區(qū)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兩地發(fā)展種植業(yè)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A.土壤、水源 B.大氣環(huán)流、地勢
C.光熱、降水 D.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fā)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沙塵暴 C.土地鹽堿化 D.洪澇災害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冬奧會于2月7日至23日在俄羅斯南部城市索契舉行。下圖為索契區(qū)域示意圖和氣候資料圖,完成下列各題:
【1】索契1月氣溫高于0℃的原因有
①緯度低,氣溫高 ②大高加索山對北方冷空氣的阻擋作用
③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④受黑海和西風的影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索契作為冬奧會舉辦地的優(yōu)勢條件主要是
A.冬季晴天多,陽光充足,便于開展戶外運動
B.冬季降水多,北部有高山,積雪量大,有利于開展冰雪項目
C.黑海冬季結冰,有利于開展有冰雪項目
D.河網密布,便于開展水上項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斜線示意晨昏線,甲地經度為15°E,如果西五區(qū)區(qū)時為6日0時20分。 回答下列問題。
【1】
A. 5日5時20分 B. 6日6時20分
C. 6日5時20分 D. 5日6時20分
【2】
A. 雅加達 B. 上海 C. 悉尼 D. 莫斯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國自18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70年代人口增長的四個階段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按人口增長模式的演變歷程,排列正確的是( )
A. ②③④①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2】關于該國在不同階段社會經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
B. ②階段農業(yè)產值大于工業(yè)產值
C. ③階段從事第三產業(yè)的人口大于第一、二產業(yè)的人口
D. ④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簡稱“全面二孩”。這是繼 “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下圖為我國東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長率變動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圖示時期該市人口狀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15 年人口數量最多 B.2013年人口增長最快
C.人口數量持續(xù)減少 D.2009年后人口呈負增長
【2】2008年后該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變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高鐵通車,出現(xiàn)逆城市化現(xiàn)象 B.政策調控,產業(yè)升級和轉移
C.金融危機,經濟水平持續(xù)下降 D.房價升高,城市居住用地緊張
【3】“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給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的長遠影響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 ②導致人口增長率持續(xù)上升
③緩解勞動人口比重減少趨勢 ④改善男女性別比失衡狀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口遷移示意圖,箭頭表示人口遷移方向,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若此圖表示新中國成立后到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遷移的主流,則乙地可能表示
A.經濟發(fā)達的城市 B.西北內陸地區(qū)
C.人口稀少的農村 D.風景優(yōu)美的山區(qū)
【2】若此圖表示目前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則該圖可能表示
A.從北美遷往拉美 B.從亞洲遷往北美
C.從亞洲遷往非洲 D.從歐洲遷往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阿爾泰山1960年和2009年不同朝向的冰川面積統(tǒng)計圖(單位:平方千米),讀圖完成下題。
【1】阿爾泰山2009年相對于1960年冰川面積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各個朝向均有減少 B.正北方向的變化最大
C.偏北向的減少最多 D.變化率東北大于東南
【2】阿爾泰山南坡雪線自西向東的變化及其主要原因是
A.降低 緯度不斷升高
B.降低 東南季風影響加強
C.升高 地形逐漸變陡
D.升高 西風影響逐漸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0年,上海市近郊區(qū)與遠郊區(qū)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別增長80.2%和61.4%。郊區(qū)人口密度增幅遠高于城區(qū)。回答下列各題。
【1】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區(qū)和城區(qū)制造業(yè)產值比重的變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間集聚的變化可以顯示
①城區(qū)工業(yè)用地大多轉變?yōu)樯虡I(yè)用地 ②城區(qū)居住用地大多轉變?yōu)樯虡I(yè)用地
③郊區(qū)農業(yè)用地部分轉變?yōu)楣I(yè)用地 ④郊區(qū)農業(yè)用地部分轉變?yōu)榫幼∮玫?/span>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近十年來,上海市郊區(qū)和城區(qū)人口密度的變化反映
A. 城區(qū)人口集聚效應急劇下降 B. 城區(qū)人口集聚效應比郊區(qū)弱
C. 遠郊區(qū)人口集聚效應比近郊強 D. 近郊區(qū)人口集聚效應比遠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1月7日上午,我國第32次向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fā),赴南極執(zhí)行科考任務?偤匠3萬海里,預計歷時159天(下圖為此次科考計劃航線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科考隊出發(fā)時,一架飛機從③地附近機場出發(fā)準備行至④地,則該飛機的最短航線方向為( )
A.正東 B.正西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東南后東北
【2】我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發(fā)三個月( )
A.①地溫和濕潤 B.②地炎熱干燥
C.③附近島嶼東側進入旱季 D.⑤所在國農民正忙著剪羊毛
【3】若科考隊完成任務回國經過④地時為次年4月,此時航船最可能 ( )
A.順風順水 B.順風逆水 C.逆風逆水 D.逆風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