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河谷剖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構造的頂部
C. 乙處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蝕,左岸形成沙洲
【2】圖中( )
A. 地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是④①②B. ③處地層斷裂下陷
C. 沉積巖層因地殼運動而彎曲D. 甲地適合聚落的發(fā)展
【答案】
【1】B
【2】C
【解析】
【1】該河谷剖面圖中,河道寬淺,可能位于河流下游,A錯。剖面圖中巖層向上拱起,是背斜構造,河流位于背斜構造的頂部,B對。乙處侵蝕作用強,可能位于河流的凹岸,C錯。沒有流向和所在半球,不能判斷右岸侵蝕,左岸沉積成沙洲,D錯。
【2】沉積巖層中下面的沉積早,圖中背斜構造形成后,才被侵蝕,有河流形成,②比①形成早。地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是②①④③,A錯。③處地層被外力侵蝕,沒有斷裂,B錯。沉積巖層因地殼運動而彎曲變形,C對。結合洪水線,甲地洪水期會被淹沒,不適合聚落的發(fā)展,D錯。
河道寬淺,可能位于河流下游。剖面圖中巖層向上拱起,是背斜構造,河流位于背斜構造的頂部。沉積巖層中下面的沉積早,圖中背斜構造形成后,才被侵蝕,有河流形成,②比①形成早。地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是②①④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982年和2009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各。
【1】圖中信息反映出( )。
A. 1982—2009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趨勢
B. 1982年人口平均年齡比2009年低
C. 1982年4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高
D. 1982年的20—24歲年齡組人口數(shù)量比2009年的多
【2】與1982年相比,2009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 )。
A. 顯示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 B. 意味著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
C. 不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yè)構成 D. 表明25—59歲勞動力資源數(shù)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入?诘暮0毒變遷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黃河入?谔幍暮0毒變遷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請敘述黃河入海口處海岸線的形成過程。
(2)黃河入?谔幒0兜念愋褪莀___________,其物質來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黃河三角洲的變化,簡述海岸演變過程。
(4)影響海岸線變遷的因素還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質構造圖,完成下面小題。
【1】乙處谷地的形成與下列哪種地質作用有關( )
A. 風化作用 B. 巖漿活動
C. 侵蝕作用 D. 斷裂下陷
【2】圖中丁處地質構造名稱為( )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壘 D. 地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油橄欖主要種植在地中海沿岸地區(qū),以高產、優(yōu)質、高效益聞名,所產橄欖油是世界優(yōu)質食用油的代表,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國自20世紀中葉開始引入油橄欖,目前南方有多地種植,其中地處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隴南山區(qū)為主要的油橄欖生產基地。專家建議中西部山區(qū)大力推廣油橄欖種植。下圖示意我國油橄欖適種區(qū)域。
(1)結合原產地的氣候特點,推測油橄欖的生長習性。
(2)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與南京附近適種區(qū)相比,隴南山區(qū)種植油橄欖的主要優(yōu)勢條件。
(3)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問題①:試為隴南山區(qū)油橄欖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問題②:試說明中西部山區(qū)大力推廣種植油橄欖的重要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由于雨水令河水流量增加,帶動上游的石塊向下游流動,當石塊遇上河床上的巖石凹處無法前進時,會被水流帶動而打轉,長時間后將障礙磨穿,形成一圓形孔洞,稱為壺穴,其形態(tài)如下圖所示。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圖中最有可能有壺穴分布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下列地貌的形成原因與壺穴相似的是
A. 沙丘B. “V”形谷
C. 洪積扇D. 石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幅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形成這一景觀的外力作用是
A. 風力侵蝕作用 B. 風力堆積作用
C. 流水侵蝕作用 D. 流水堆積作用
【2】下列因素有利于加快該地貌形成的是
A. 上游植樹種草 B. 中游修建水庫
C. 流域過度開墾 D. 河流污染加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循環(huán)農業(yè)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途徑之一。圖示意采循環(huán)農業(yè)模式,讀圖回答題。
【1】最適宜該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黃淮平原 C. 遼東丘陵 D. 閩浙丘陵
【2】循環(huán)農業(yè)對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經濟效益 ②加快城鎮(zhèn)發(fā)展 ③提供清潔能源 ④促進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洞穴呼吸,指通過洞口及圍巖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不僅是洞穴空氣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的唯一途徑和過程,而且是保持洞穴內部環(huán)境恒溫、恒濕的前提條件。當洞內空氣的溫度小于洞外大氣溫度時,空氣交換以洞外流入洞內(即吸氣)為主;反之,則以洞內流出洞外(即呼氣)為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四幅圖中,可正確反映洞穴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是( )
A. B.
C. D.
【2】與洞穴外相比,洞穴內( )
A. 氣溫較高 B. 氣壓較低 C. CO2濃度高 D. 風速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