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北方某城鎮(zhèn)周圍農業(yè)布局圖”,在A、B、C、D四處發(fā)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產,則:
(1)A處宜發(fā)展_________生產,因為這里地形_________
(2)B處宜發(fā)展________生產,其自然條件是靠近_________,社會經濟條件是接近____________。
(3)C處宜發(fā)展____________生產,既靠近____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____,能為市民提供新鮮農產品。
(4)D處宜發(fā)展____________生產,因為____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答案】棉花 平坦 蔬菜 水源 消費市場 乳牛 公路 消費市場 水果 丘陵
【解析】
本題考查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1)A處為平地,地形平坦,耕地面積廣,且離城較遠,地價較低,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適宜發(fā)展棉花生產。
(2)B處位于河流交匯處,水源充足,灌溉便利;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距離城鎮(zhèn)近,靠近消費市場,適合發(fā)展蔬菜生產。
(3)C處在公路旁,交通便利,地價較高,適合發(fā)展單位產值較高的農業(yè);距城鎮(zhèn)近,靠近消費市場,能為市民提供新鮮農產品,適宜發(fā)展乳牛養(yǎng)殖。
(4)D處位于丘陵地帶,不適宜耕作,適宜發(fā)展林果業(yè),故發(fā)展水果生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 2015 年 11 月 13 日 20 時的氣溫(單位:℃)實況圖( 等溫線,--城市范圍),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 效應。在這種效應的作用下,如不考慮其他因素,城郊之間風向應該是 。
(2)一般而言,城區(qū)的降水幾率 (大于或小于)郊區(qū),主要原因是什么?
(3)僅從熱力環(huán)流角度考慮,判斷圖中 A 地能否建水泥廠?為什么?
(4)試分析在城郊之間建設環(huán)境綠地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泰及周邊部分地區(qū)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昆明到曼谷的鐵路建設滯后于公路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地勢起伏大,地質條件復雜
B. 氣候炎熱,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
C. 森林茂密,建設難度大
D. 經濟欠發(fā)達,資金技術條件有限
【2】從氣候與地形角度看,甲處洪澇災害嚴重的原因有( )
①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多雨
③北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④中南部地勢低平,積澇成災
A. ①③B. ②③
C. ②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市2014年人口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與戶籍人口相比,該市的流入人口
A. 勞動力人口比重較小 B. 老齡人口比重較小
C. 女性人口比重較大 D. 少年兒童人口比重較大
【2】流入人口對該市的影響主要是
A. 使該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 提高了該市人口增長率
C. 使該市就業(yè)總人口減少 D. 使該市的環(huán)境壓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西亞三個城市的氣溫、降水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不論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 信風強盛B. 受印度洋影響明顯C. 風帶南移D. 暖流帶來的水汽多
【2】耶路撒冷與喀布爾的夏溫相當,但冬溫相差約10℃,影響喀布爾冬溫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B. 人類活動C. 洋流D. 地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和中國東北地區(qū)農業(yè)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中國東北部和美國東北部地區(qū)農業(yè)結構。兩個地區(qū)從農業(yè)地域類型看,都屬于_________ 。都有大面積的 和 種植;不同之處是_____ .
(2)比較兩個地區(qū)小麥種植的區(qū)位條件兩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 ____.
(3)我國東北地區(qū)種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國東北部乳畜帶形成的原因是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歐洲白鸛為大型、長距離遷徙性鳥類,每年初春,它們從非洲南部遷回歐洲西部,荷蘭低濕地是其重要的傳統(tǒng)回遷地,歐洲白鸛在遷徙過程中主要通過滑翔飛行以節(jié)省體力,但也會通過扇動雙翼飛行。讀歐洲白鸛初春遷徙路線示意圖,完成下面下面小題。
【1】歐洲白鸛在初春遷回的過程中,由①地飛到②地沒有走直線,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充分利用海陸風 B. 避開天敵 C. 低濕地分布較廣 D. 受人類活動干擾小
【2】歐洲白鸛在遷回的過程中,由①地飛到②后,少部分歐洲白鸛會出現(xiàn)經③地再抵達④地的情況,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該路線飛行距離更近 B. 受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C. 開辟新的遷徙路線 D. 該路線飛行更節(jié)省體力
【3】歐洲白鸛每天遷徙時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開廣闊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經過時,也要尋找最為狹窄的地方通過是因為( )
A. 食物較豐富,覓食較容易 B. 風力較大便于飛行
C. 天氣晴朗飛行視野好 D. 上升氣流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每相鄰兩個節(jié)氣相差一般為15天左右。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我國古人制定“二十四節(jié)氣”的依據應該是
A. 日、地、月的位置關系
B. 太陽直射點運動規(guī)律
C. 我國農業(yè)生產活動安排
D. 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
【2】上圖所示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每條直徑上相對的兩個節(jié)氣日最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 兩節(jié)氣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B. 兩節(jié)氣日正午太陽高度都相等
C. 太陽視運動軌跡出沒方位相同 D. 兩節(jié)氣日的晝夜長短正好相反
【3】“二十四節(jié)氣”申遺成功之日,黃河流域最接近
A. 清明忙種麥 B. 白露忙割地 C. 小雪地封嚴 D. 冬至不行船
【4】小滿至芒種期間
A. 我國各地日出東南方 B. 地球公轉速度變快
C. 我國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 合肥白晝逐漸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從A點沿經線向B方向發(fā)射一顆射程為4000千米的導彈,則關于導彈落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導彈落在中緯度地區(qū)
B. 導彈落點所在地一年中有兩次直射機會
C. 導彈將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D. 導彈落在B點的西南方向、A點的西北方向
【2】若圖中AB、BC之間的圖上距離相等,則
A. AB、BC代表的實地距離相等
B. 從A點出發(fā)依次向正北、正東、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剛好能回到A點
C. AB的實地距離大約是BC的三倍
D. BC的實地距離大約是333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