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研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I:反應產(chǎn)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圖裝置(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
(1)F裝置的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B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
(2)實驗過程中,能證明濃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強于氫元素的現(xiàn)象是
(3)實驗結束時,撤去所有酒精燈之前必須完成的實驗操作是
(4)實驗結束后,證明A裝置試管中反應所得產(chǎn)物是否含有銅離子的操作方法是 實驗Ⅱ:反應產(chǎn)物的定量探究
(5)在銅與濃硫酸反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黑色物質出現(xiàn),且黑色物質為Cu2S.產(chǎn)生Cu2S的反應為aCu+bH2SO4 cCu2S+dCuSO4+e H2O,則a:b=
(6)為測定硫酸銅的產(chǎn)率,將該反應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該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蕩,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用O.36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 , 3次實驗平均消耗該Na2S2O3溶液25.00mL.若反應消耗銅的質量為6.4g,則硫酸銅的產(chǎn)率為 . (已知2Cu2++4I=2CuI+I2 , 2S2O32+I2=S4O62+2I

【答案】
(1)SO2+2OH=SO32+H2O;白色粉末變藍色
(2)D裝置中黑色固體顏色無變化,E裝置中溶液褪色
(3)拉起銅絲,關閉K1 , K2
(4)將A裝置中冷卻的混合溶液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觀察是否有藍色出現(xiàn)
(5)5:4
(6)90%
【解析】解:加熱條件下,Cu和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水具有揮發(fā)性,溫度越高揮發(fā)性越強,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色;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硫氣體;氫氣具有還原性,能將黑色的氧化銅粉末還原為紅色Cu;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屬于酸性氧化物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可以用堿性溶液吸收.(1)二氧化硫屬于酸性氧化物,和NaOH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SO2+2OH=SO32+H2O;水具有揮發(fā)性,升高溫度促進其揮發(fā),所以生成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能使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yōu)樗{色,所以B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白色粉末變藍色, 所以答案是:SO2+2OH=SO32+H2O;白色粉末變藍色;(2)證明濃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強于氫元素,利用元素化合價變化生成的產(chǎn)物分析判斷,若生成氫氣,D裝置會黑色變化為紅色,若生成二氧化硫E裝置中品紅會褪色,所以證明濃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強于氫元素的實驗現(xiàn)象是,D裝置中氧化銅黑色不變化,說明無氫氣生成,E裝置中品紅試液褪色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氣體,
所以答案是:D裝置中黑色固體顏色無變化,E裝置中溶液褪色;(3)實驗結束時,拉起銅絲,撤去所有酒精燈之前必須完成的實驗操作是關閉K1 , K2 , 防止CE中的溶液倒吸,炸裂玻璃管,所以答案是:拉起銅絲,關閉K1 , K2;(4)驗證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銅離子,需要把試管中的液體倒入水中溶解,觀察是否出現(xiàn)藍色溶液,將A裝置中冷卻的混合溶液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出現(xiàn)藍色溶液證明含有銅離子,
所以答案是:將A裝置中冷卻的混合溶液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觀察是否有藍色出現(xiàn);(5)aCu+bH2SO4 cCu2S+dCuSO4+e H2O中Cu元素化合價由0價變?yōu)?1價、+2價、S元素化合價由+6價變?yōu)椹?價,轉移電子數(shù)為6,根據(jù)轉移電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為5Cu+4H2SO4 Cu2S+3CuSO4+4H2O,所以a:b=5:4,
所以答案是:5:4;(6)根據(jù)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得2Cu2+~I2~2S2O32 ,
設制得的溶液中硫酸銅的物質的量濃度為xmol/L,

2Cu2+~I2

2S2O32 ,

2mol

2mol

0.025xmol

(0.36×0.025)mol

2molL:2mol=0.025xmol:(0.36×0.025)mol
x= =0.36,
則250mL溶液中n(Cu2+)=0.36mol/L×0.25L=0.09mol,參加反應的n(Cu)= =0.1mol,
則硫酸銅的產(chǎn)率= =90%,
所以答案是:9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三種不同質量比的氧化銅與炭粉的混合物樣品①、②、③.甲、乙、丙三同學各取一種樣品,加強熱充分反應,測定各樣品中氧化銅的量.
(1)甲取樣品①強熱,若所得固體為金屬銅,將其置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熱,產(chǎn)生1.12L氣體(標準狀況),則樣品①中氧化銅的質量為g.
(2)乙取樣品②ag強熱,生成的氣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再將反應后的固體與足量的稀硝酸微熱,充分反應后,有bg固體剩余,該剩余固體的化學式為 . 樣品②中氧化銅質量為g (以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3)丙稱量樣品③強熱后剩余的固體,質量比原樣品減小了cg,若該固體為金屬銅,則樣品③中氧化銅物質的量(n)的取值范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苯中碳碳鍵是介于CCC=C之間的一種特殊共價鍵

B. 甲烷、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有銀鏡生成

D. 醫(yī)用酒精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消毒殺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科技革命三大支柱通常是指

新能源 交通 通信 材料 信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0mL 0.50mol/L鹽酸跟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反應熱.

(1)燒杯間填滿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如圖所示,儀器A的名稱是;在實驗過程中,如果不把溫度計上的酸用水沖洗干凈直接測量NaOH溶液的溫度,則測得的△H﹣57.3KJ/mol(填“>”、“<”或“=”);
(3)理論上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57.3kJ的熱量,寫出稀硝酸和稀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式
(4)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5)為了測量某酸堿反應的中和熱,計算時至少需要的數(shù)據(jù)是
①酸的濃度和體積 ②堿的濃度和體積 ③比熱容 ④反應后溶液的質量 ⑤生成水的物質的量 ⑥反應前后溫度變化⑦操作所需的時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中都正確的選項是(   )

①用剩后的藥品為避免浪費應放回原瓶

②蒸發(fā)氯化鈉溶液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

③稱取易潮解的藥品時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④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NaOH溶液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周期表中某區(qū)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導體材料,它們是(

A. 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分界線附近的元素

B. 稀有氣體元素

C. 右上方區(qū)域的非金屬元素

D. 左下方區(qū)域的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顏色變化過程中沒有化學變化發(fā)生的是

A.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B.灼燒NaCl固體產(chǎn)生黃色火焰

C.HNO3久置變黃D.石灰水久置出現(xiàn)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粗鹽提純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過濾時用玻璃棒攪拌漏斗內的液體,以加速過濾

B. 蒸發(fā)到析出晶體時才需要用玻璃棒攪拌

C. 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晶體時就應停止加熱

D. 待溶液蒸干后即可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