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閱讀并完成下列問題:
Ⅰ、“天宮一號”的供電系統(tǒng)(RFC)是一種將水電解技術與氫氧燃料電池技術相結合的可充放電池.圖1為RFC工作原理示意圖.
(1)用化學式書寫氣體X的成分
 

(2)c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3)有同學認為,左邊電池中也需加電解質,請你給出這電解質的可能的化學式
 


Ⅱ、已知Fe2+與K3[Fe(CN)6]溶液反應呈藍色.某同學進行如下圖的實驗,將左鐵棒的上、下兩端各聯(lián)上一鋅片,而在右鐵棒中段聯(lián)上一銅片(如圖3①),并將它們同時靜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膠質溶液中.經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圖中的甲、乙、丙、丁、戊、己等六區(qū)均有變化(如圖3②).下列關于各區(qū)變化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指出可能顯藍色的區(qū)域:
 
,
乙區(qū)可觀察到的最主要的現(xiàn)象為:
 

寫出戊區(qū)可能發(fā)生的電極反應:
 

Ⅲ以熔融Li2CO3和K2CO3為電解質,天然氣經內重整催化作用(CH4+2H2=CO2+4H2)提供反應氣的燃料電池示意圖如圖2所示:
(1)外電路電子流動方向:由
 
流向
 
(填字母).
(2)空氣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以此燃料電池為電源電解精煉銅,當電路有0.6mol e?轉移,有
 
 g精銅析出.
考點: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電解原理
專題:電化學專題
分析:I (1)根據電解水的原理判斷;
(2)酸性條件下,氧氣在原電池的正極得電子生成水;
(3)加入不參加電極反應的電解質能增加導電性;
II、鐵棒末段分別聯(lián)上一塊鋅片和銅片,并靜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凝膠上,則形成原電池裝置,活潑金屬為負極,根據電極反應式來判斷各個電極的變化情況;
III、該燃料電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極為原電池的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根據圖示信息知道負極電極反應式為:H2-2e-+CO32-=CO2+H2O,通入空氣和CO2的混合氣體一極為原電池的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2CO2=2CO32-
解答: 解:I (1)由圖可知a連接原電池的負極,為電解池的陰極,在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所以X為H2;
故答案為:H2
(2)酸性條件下,氧氣在原電池的正極得電子生成水,則c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O2+4e-+4H+=2H2O;
故答案為:O2+4e-+4H+=2H2O;
(3)加入不參加電極反應的電解質能增加導電性,所以可以加硫酸鈉來提高溶液的導電性;故答案為:Na2SO4;
II、丁、已區(qū)Fe作負極失電子,發(fā)生電極反應:2Fe-4e-=2Fe2+,所以丁、已區(qū)變藍色;
乙區(qū)發(fā)生電極反應:O2+2H2O+4e-=4OH-,生成的氫氧根離子能使酚酞變紅色,所以乙極區(qū)變紅色;
戊區(qū)Cu作正極,正極上氧氣得電子生成氫氧根離子,其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
故答案為:丁、已;溶液變紅;O2+2H2O+4e-=4OH-
III、該燃料電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極為原電池的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根據圖示信息知道負極電極反應式為:H2-2e-+CO32-=CO2+H2O,通入空氣和CO2的混合氣體一極為原電池的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2CO2=2CO32-
(1)通入甲烷的一極為原電池的負極,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即由A流向B,故答案為:由A流向B;
(2)通入空氣和CO2的混合氣體一極為原電池的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2+4e-+2CO2=2CO32-,故答案為:O2+4e-+2CO2=2CO32-;
(3)析出銅的電極反應為:Cu2++2e-=Cu,當電路有0.6mol e?轉移,生成Cu為0.3mol,則銅的質量為0.3mol×64g/mol=19.2g;
故答案為:19.2.
點評:本題考查了圖象分析判斷的方法應用,原電池原理的分析判斷和電極反應的分析判斷,掌握基礎是解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稀硝酸作為較強氧化劑在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是:2NO3-+8H++6e-═2NO↑+4H2O,下列離子能讓此反應過程發(fā)生的是( 。
①Fe2+;②Mg2+;③SO32-;④S2-;⑤I-;⑥ClO-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日常生活中的有機物用途的說法中,不正確 的是( 。
A、苯可做有機溶劑
B、可用工業(yè)酒精勾兌白酒
C、稻草、麥秸等可用于造紙
D、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過的硅藻土可以保鮮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A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 溶液變藍 說明淀粉沒有水解
B 將乙醇與酸性重鉻酸鉀(K2Cr2O7)溶液混合 橙色溶液變?yōu)榫G色 乙醇具有還原性
C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 未出現(xiàn)銀鏡 水解的產物為非還原性糖
D 將新制Cu(OH)2與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熱 產生紅色沉淀(Cu2O)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合成氨是人類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工業(yè)合成氨的原理為:
N2(g)+3H2(g)
  催化劑  
.
高溫高壓
2NH3(g)△H=-93.0kJ?mol-1,在3個2L的密閉容器中,使用相同的催化劑,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分別進行反應:
相持恒溫、恒容,測的反應達到平衡時關系數據如下:
容器
反應物投入量 3mol H2、2mol N2 6mol H2、4mol N2 2mol NH3
達到平衡的時間/min 6 8
平衡時N2的體積密度 C1 1.5
混合氣體密度/g?L-1 ρ1 ρ2
平衡常數/L2?mol-2 K K K
(1)下列各項能說明該反應已到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寫序號字母)
a.容器內H2、N2、NH3的濃度只比為1:3: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N2=3v(H2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e.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2)容器乙中反應從開始到達平衡的反應速度為v(H2)=
 

(3)在該溫度下甲容器中反應的平衡常數K=
 
(用含C1的代數式表示)
(4)分析上表數據,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填序號):
a.2c1<1.5mol/L    b.?3=?1 c.2ρ12 d.K>K=K
(5)另據報道,常溫、常壓下,N2在摻有少量氧化鐵的二氧化鈦催化劑表面能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NH3和O2.已知:H2的燃燒熱△H=-286kJ/mol,則由次原理制NH3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6)希臘阿里斯多德大學的George Mamellos和Michacl Stoukides,發(fā)明了一種合成氨的新方法,在常壓下,把氫氣和用氨氣稀釋的氮氣分別通入一個加熱到570℃的電解池,李勇能通過的氫離子的多孔陶瓷固體作電解質,氫氣和氮氣在電極上合成了氨,轉化率達到78%,在電解法合成氨的過程中,應將H2不斷地通入
 
極,該電極反應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碘晶體晶胞結構.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種不同的取向,2種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數交替配位形成層結構
B.用均攤法可知平均每個晶胞中有4個碘原子
C.碘晶體為無限延伸的空間結構,是原子晶體
D.碘晶體中的碘原子間存在非極性鍵和范德華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Q、R、X、Y、Z為周期表中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
①Q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
②R的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三種能量不同的能級,且每種能級中的電子總數相同;
③Y的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成對電子數是未成對電子數的3倍.
④Q、R、Y三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M是新裝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種有害氣體,Q、R兩種元素組成的原子個數比為1:1的化合物N的質荷比最大值為78;
⑤Z有“生物金屬”之稱,Z4+離子和氬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請回答下列問題(答題時Q、R、X、Y、Z用所對應的元素符號表示):
(1)化合物M的空間構型為
 
,其中心原子采取
 
雜化;化合物N在固態(tài)時的晶體類型為
 

(2)由上述一種或多種元素組成的與RY2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為
 
(寫分子式).
(3)Z原子基態(tài)時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
 
;Z的一種含氧酸鋇鹽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晶體內與每個Z原子等距離且最近的氧原子數為
 

(4)由R、X、Y三種元素組成的RXY-離子在酸性條件下可與NaClO溶液反應,生成X2、RY2等物質.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有機物的鍵線式是
 

(2)用系統(tǒng)命名法對烴CH3CH(C2H5)CH2CH2C(C2H52CH3進行命名,它的名稱是
 

(3)的一氯取代物有
 
種.
(4)分子式為 C5H8,其中屬于炔類的異構體共有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選項能說明分子式為C4H6的某烴是CH≡C-CH2-CH3,而不是CH2=CHCH=CH2的事實是( 。
A、燃燒有濃煙
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所在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D、與足量溴水反應,生成物中只有2個碳原子上有溴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