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甲、乙兩個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甲 乙
A.甲、乙裝置中,Zn的質量均減小
B.甲、乙裝置中,Cu上均有氣泡產生
C.化學反應速率:乙>甲
D.甲裝置中H+移向Zn,乙裝置中H+移向Cu
【答案】B
【解析】甲裝置中的兩種金屬未用導線連接,所以不能構成原電池。乙裝置符合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構成了原電池,鋅作負極,銅作正極,負極上鋅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作原電池負極的金屬腐蝕速率較快,原電池放電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A項,甲、乙裝置中鋅都失去電子轉化成鋅離子進入溶液,所以鋅的質量均減小,故A項正確。B項,甲裝置中,鋅和氫離子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所以鋅附近有氣泡產生,乙裝置構成原電池,氫離子在正極銅上得電子生成氫氣,故B項錯誤。C項,甲裝置不能構成原電池,乙裝置能構成原電池,反應速率:乙>甲,故C項正確。D項,甲裝置中氫離子在鋅附近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乙裝置中氫離子在銅上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甲裝置中H+移向Zn,乙裝置中H+移向Cu,故D項正確。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化合價為縱坐標,以物質的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象叫價類圖.如圖為硫的價類圖,例如d點可表示+6價的硫酸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表示的物質所屬的物質類別是單質
B.b點表示的物質可以是SO2或SO3
C.c點表示的化合物的濃溶液可作為干燥劑
D.d點表示的可溶性物質能與BaCl2溶液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亞鐵加熱至高溫會分解,生成—種金屬氧化物M和兩種非金屬氧化物。某化學研究小組利用下列裝置加熱至高溫使FeSO4分解。
實驗步驟:
將一定量FeSO4固體置于硬質玻璃管中,打開活塞K,通入一段時間N2,關閉活塞K。加熱A中的玻璃管一段時間,待A中固體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熱,打開K,緩慢通入氮氣至玻璃管冷卻。
(1)已知M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0%,M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按圖組裝好儀器(已省略夾持儀器)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在一定溫度下按上述圖示裝置進行實驗。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用方程式解釋原因 |
打開K,通入一段時間N2,關閉K。加熱A中玻璃管一段時間 | 洗氣瓶B中①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 |
A中固體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熱,打開K,緩慢通入N2至玻璃管冷卻 | 硬質玻璃管最終可以看到③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 |
(3)某同學欲驗證硫酸亞鐵分解產物中含有的另一種非金屬氧化物N。
①從實驗裝置D、E、F、G中,選用兩個裝置與裝置A連接進行實驗,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______→______。
②能證明生成了非金屬氧化物N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堿法生產;卮鹣铝袉栴}:
(1)碳酸鈉俗稱________,可作為堿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s)+H2O(g) ΔH1=127.4 kJ·mol1
②NaOH(s)+CO2(g)= NaHCO3(s) ΔH1=131.5 kJ·mol1
反應2NaHCO3 (s)= Na2CO3(s)+ H2O(g) +CO2(g)的ΔH=_______ kJ·mol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
(3)向含有BaSO4固體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當有BaCO3沉淀生成時,溶液中=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已知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
(4)已知室溫時,Ksp[Mg(OH)2]=4.0×1011。在0.1 mol/L的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當Mg2+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是_____________(已知lg2=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甲烷的燃燒熱ΔH=-890.3 kJ·mol-1,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在101 kPa時,2 g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 kJ熱量,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 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 kJ·mol-1,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2×(-57.3)kJ·mol-1
D. 500 ℃、30 MPa下,將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 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列裝置完成相關實驗,合理的是( )。
A. 圖①:驗證H2CO3酸性強于H2SiO3 B. 圖②:收集CO2或NH3
C. 圖③:分離Na2CO3溶液與CH3COOC2H5 D. 圖④:分離C2H5OH與CH3COOC2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