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能源和環(huán)境保護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話題。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目前“低碳經濟”正成為科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甲烷自熱重整是一種先進的制氫方法,其反應方程式為CH4(g) +H2O (g) =CO (g) +3H2(g) 。
閱讀下圖,計算該反應的反應熱△H=____________kJ·mol-1。
Ⅱ.收集和利用CO2是環(huán)境保護的熱點課題。
500℃時,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發(fā)生如下反應:C02(g) +3H2 (g) =CH3OH (g) +H2O (g) △H<0,測得CO2和CH3OH的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1) 0~10 min內v(H2)=_____________, A點含義是_____________。該反應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____。
(2)反應在500℃達到平衡后,改變反應溫度為T, CH3OH的濃度以每分鐘0. 030 mol/L逐漸增大,經5 min又達到新平衡。T______(填“>”、“<”或“=”)500℃,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
(3)溫度為T時,反應達到平衡后,將反應容器的容積增大一倍。平衡向_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應方向移動,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
Ⅲ.電化學法處理SO2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利用雙氧水吸收SO2可消除SO2污染,設計裝置如圖所示。
(1)石墨1為___________(填“正極”或“負極”);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
(2)若11.2 L(標準狀況)SO2參與反應,則遷移H+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
【答案】Ⅰ. +161.1 KJ /molⅡ.
(1) 0.225 mol/(L·min) 該條件下反應3 min時,c(CO2)=c(CH3OH) K=。
(2)< , 改變溫度,CH3OH的濃度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因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則T<500 ℃。
(3) 逆 該反應的逆反應是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增大容器的容積,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大的方向移動。
Ⅲ.(1)負極 H2O2+2e-+2H+===2H2O。
(2) 1 mol
【解析】
試題分析:Ⅰ(1)由能量圖,可得:①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1 ②CO2(g)═CO(g)+O2(g)△H=+282kJmoL-1 ③O2(g)+H2(g)═H2O(g)△H=-241.8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①-③×3+②可得:CH4(g)+H2O(g)=CO(g)+3H2(g),故△H=(-846.3+241.8×3+282)kJmoL-1=+161.1kJmoL-1;
Ⅱ.(1)由圖可知,10min到達平衡,平衡時甲醇的濃度變化為0.75mol/L,由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可知,氫氣的濃度變化等于甲醇的濃度變化量為0.75mol/L×3=2.25mol/L,故v(H2)==0.225mol/(Lmon);A點為兩曲線交點,表示該條件下反應3 min時,c(CO2)=c(CH3OH);反應CO2(g)+3H2(g)CH3OH(g)+H2O(g)的平衡常數K=;
(2)改變溫度,CH3OH的濃度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因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則T<500 ℃;
(3)該反應的逆反應是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增大容器的容積,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大的方向移動,故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Ⅲ.(1)原電池工作時SO2被氧化,則石墨1為負極;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H2O2+2e-+2H+===2H2O;
(2)若11.2 L(標準狀況)即0.5molSO2參與反應是轉移電子數為0.5mol×2=1mol,則遷移H+的物質的量為1mo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是一個制取氯氣并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裝置,多余的氯氣可以貯存在b瓶中,其中各試劑瓶中所裝試劑為:B(氫硫酸)、C(碘化鉀淀粉溶液)、D(水)、F(紫色石蕊試液)。
(1)若A中燒瓶中的固體為MnO2,液體為濃鹽酸,則其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如何檢查裝置G的氣密性:______(寫出操作方法和現(xiàn)象)。
(3)G中b瓶內宜加入的液體是______;實驗開始后B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C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F的現(xiàn)象是______。
(4)E裝置中硬質玻璃管內盛有炭粉,若E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其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氯化氫,寫出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下列是中學化學中熟悉的物質,請用序號完成下列問題
①O2 ②Na2O2 ③NH4Cl ④HCl ⑤NaOH ⑥CaCl2 ⑦氦氣
(1)這些物質中,只含共價鍵的是 。只含離子鍵的是 。既含共價鍵又含離子鍵的是 。
(2)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 。
II.(1)20世紀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化學反應的過渡態(tài)理論:化學反應并不是通過簡單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應物到生成物的過程中經過一個高能量的過渡態(tài)。如圖是NO2和CO反應生成CO2和NO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示意圖,說明這個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NO2和CO的總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O2和NO的總能量。
(2)已知拆開1molH﹣H鍵、1mol I﹣I、1mol H﹣I鍵分別需要吸收的能量為436kJ、151kJ、299kJ.則由氫氣和碘反應生成1mol HI需要__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_____k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烷自熱重整是先進的制氫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應系統(tǒng)同時通入甲烷、氧氣和水蒸氣,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有:
反應 | 化學方程式 | 焓變△H | 正反應活化能Ea |
甲烷 | CH4(g)+2O2(g)=CO2(g)+2H2O(g) | -802.6 | 125.6 |
CH4(g)+O2(g)=CO2(g)+2H2(g) | -322.0 | 172.5 | |
蒸汽 | CH4(g)+H2O(g)=CO(g)+3H2(g) | 206.2 | 240.1 |
CH4(g)+2H2O(g)=CO2(g)+4H2(g) | 165.0 | 243.9 |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CO(g)+H2O(g)=CO2(g)+H2(g)的△H= kJ/mol。
(2)在初始階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應速率 甲烷氧化的反應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對于氣相反應,用某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物質的量濃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數(記作KP),則反應CH4(g)+H2O(g)CO(g)+3H2(g)KP的表達式為 ;隨著溫度的升高,該平衡常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從能量角度分析,甲烷自熱重整方法的先進之處在于 。
(5)在某一給定進料比的情況下,溫度、壓強對H2和CO物質的量分數的影響如下圖:
①若要達到H2物質的量分數>65%/span>、CO的物質的量分數<10%,以下條件中最合適的是 。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000℃,1.5MPa
②畫出600℃,0.1Mpa條件下,系統(tǒng)中H2物質的量分數隨反應時間(從常溫進料開始計時)的變化趨勢示意圖:
(6)如果進料中氧氣量過大,最終導致H2物質的量分數降低,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硝基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備原理是:
在溫度稍高的情況下會生成副產物間二硝基苯:
請將下列制備硝基苯的實驗內容填寫完整:
(1)混酸的配制:取100 mL燒杯,用濃硫酸20 mL、濃硝酸18 mL配制混酸,其操作過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裝反應裝置:按圖所示安裝實驗裝置,在這個實驗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_
(3)反應步驟:①把18 mL的苯加入到三頸瓶中,將混酸加入到分液漏斗中,逐滴滴加混酸,邊滴加邊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混酸滴加完畢后,在加熱攪拌的條件下反應半小時?刂萍訜釡囟鹊姆椒ㄊ___ ____ 。
③分離和提純:除去產物中沒有反應的酸,可在產物中加入堿溶液,然后用分液漏斗分液,______層物質為粗產品。除去硝基苯中沒有反應的苯和生成的副產物的簡便方法是(填方法名稱)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只用一種試劑來鑒別下列各組物質:
(1)甲醇、乙醛、乙酸,選用的試劑是 。
(2)乙酸、甲酸甲酯、乙酸乙酯,選用的試劑是 。
(3)苯、四氯化碳、1—已烯、苯酚的水溶液,選用的試劑是 。
Ⅱ.立方烷”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烴,其分子為正方體結構,其碳架結構如圖所示:
(1)“立方烷”的分子式是 ;“立方烷”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一種屬于芳香烴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是 。
(2)“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具有同分異構體的數目是 !傲⒎酵椤钡娜却锞哂型之悩嬻w的數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G均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遞增。A元素原子核內無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D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F(xiàn)與G位置相鄰,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主族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__,G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與E按原子個數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電子式為_________,所含化學鍵類型為___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三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4)用BA4、D2和EDA的水溶液組成燃料電池,電極材料為多孔惰性金屬電極。在a極通入BA4氣體,b極通入D2氣體,則a極是該電池的________極,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溫度時,在一個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數據,試填寫下列空白: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 __ 。
(2)該反應是由 開始的。(①正反應②逆反應③正逆反應同時。)
(3)該反應第 ______ 分鐘到達平衡狀態(tài)。
(4)反應開始至3 min,氣體X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D、E、F為短周期元素,非金屬元素A最外層電子數與其周期數相同,B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所在周期數的2倍。B 在D中充分燃燒能生成其最高價化合物BD2。E+與D2-具有相同的電子數。A在F中燃燒,產物溶于水得到一種強酸。回答下列問題:
(1) A、B、D、E、F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排列的順序為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2) 工業(yè)制備F單質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 由這些元素組成的物質,其組成和結構信息如下表:
物質 | 組成和結構信息 |
a | 含有A的二元離子化合物 |
b | 由D和E構成,且原子數之比為1:1 |
c | 化學組成EDF |
d | 只存在一種類型作用力且可導電的單質晶體 |
a的化學式 ;b的化學鍵類型 ;
c的一種作用 ;d的晶體類型 。
(4) 由A和B、D元素組成的兩種二元化合物形成一類新能源物質。其中一種化合物分子通過 鍵構成具有空腔的固體;另一種化合物分子進入該空腔,形成可燃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