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某溫度時,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在____min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從開始到2min,X的平均反應速率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3X+Y2Z 0.075mol/L·min).

【解析】(1)從圖象來看,第2分鐘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因此第2分鐘到達平衡狀態(tài);(2)從曲線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X、Y的物質的量減少,應為反應物,Z的物質的量增加,應為生成物,從反應開始到第2分鐘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X、Y消耗的物質的量分別為0.3 mol、0.1 mol,Z的生成的物質的量為0.2 mol,因此三者比例為3:1:2,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則化學方程式為3X+Y 2Z;(3)v===0.075mol/L·mi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鑒別CO2和SO2 , 使品紅試液褪色的是 , 或者使橙色溶液褪色的是SO2 ,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2CO3俗名純堿,下列對Na2CO3采用不同分類法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A.Na2CO3是堿
B.Na2CO3是鹽
C.Na2CO3是正鹽
D.Na2CO3是鈉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反應C(g)+H20(g)=CO(g)+H2(g)在一可變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改變會使反應速率減小的是( )

A. 減小C的量 B. 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

C. 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2使體系壓強增大 D. 保持壓強不變,充入N2使容器體積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下列各物質按酸、堿、鹽分類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鹽酸、燒堿、膽礬
B.硫酸、純堿、食鹽
C.碳酸、乙醇、醋酸鈉
D.磷酸、熟石灰、苛性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夠證明甲烷分子的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的事實是(  )

A. 甲烷分子中4C—H鍵的強度相同

B. 甲烷分子中4C—H鍵的長度相同

C. 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

D. 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電鍍污泥主要含有Cr2O3、NiOFe2O3等物質,可制備Na2Cr2O7溶液和NiSO4·6H2O晶體,實現有害物質的資源化利用。已知黃鈉鐵礬[NaFe3(SO4)2(OH)6]是一種淺黃色的難溶物,具有沉淀顆粒大、沉降速率快、容易過濾的特點。

1)焙燒時Cr2O3被氧化為Na2Cr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2)寫出酸化時CrO42-轉化為Cr2O72-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①加入CaCO3的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調節(jié)溶液pH,提高鐵的去除率。溶液pH對除鐵效率影響如下圖所示。

則除鐵時應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____(填序號)。

A0.5~1.5 B1.5~2.5 C2.5~3.5

②除鐵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③若除鐵時pH稍大會生成Fe(OH)3膠體,顯著降低除鐵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

4)從濾液中獲取NiSO4·6H2O晶體的操作為________、冷卻結晶、過濾、_________、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化鐵可用作金屬蝕刻、有機合成的催化劑,研究其制備及性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1)氯化鐵晶體的制備:

①實驗過程中裝置乙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________,儀器丙的作用為_________。

②為順利達成實驗目的,上述裝置中彈簧夾打開和關閉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

③反應結束后,將乙中溶液邊加入_____________,邊進行加熱濃縮、______、過濾、洗滌、干燥即得到產品。

(2)氯化鐵的性質探究:

某興趣小組將飽和FeC13溶液進行加熱蒸發(fā)、蒸干灼燒,在試管底部得到固體。為進一步探究該固體的成分設計了如下實驗。(查閱文獻知:①FeC13溶液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②氯化鐵的熔點為306℃、沸點為315℃ ,易升華,氣態(tài)FeCl3會分解成FeCl2和Cl2③ FeC12熔點670℃)

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解釋原因

打開K , 充入氮氣

D中有氣泡產生

①充入N2的原因________

關閉K, 加熱至600℃,充分灼燒固體

B中出現棕黃色固體

②產生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

實驗結束,振蕩C靜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相關的方程式說明)

⑤結合以上實驗和文獻資料,該固體可以確定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T1 K時,向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g),發(fā)生反應:CO(g)+H2O(g) CO2(g)+H2(g),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據如表(表中t2>t1)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反應時間/min

n(CO)/mol

n(H2O)/mol

0

2.00

3.00

t1

0.80

t2

1.80

A用H2表示反應在t1 min內的平均速率為v(H2)=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t1時向容器中充入3.00 mol N2,達到平衡時,n(CO2)=1.20 mol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t2 min時向容器中再通入1.00 mol CO,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的轉化率將增大

D溫度升至T2 K,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為0.70,則正反應的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