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現(xiàn)象或疾病與環(huán)境污染無關的是( �。�
A、碘缺乏病B、臭氧空洞
C、水俁病D、赤潮
考點:常見的生活環(huán)境的污染及治理
專題:化學應用
分析:地方性甲狀腺腫又稱碘缺乏病,主要是由于攝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種地方��;
臭氧空洞是向大氣排放的氯氟烴等化學物質(zhì)在擴散至平流層后與臭氧發(fā)生化學反應,造成臭氧空洞,紫外線照射增強;
水俁病是指人或其他動物食用了含有機水銀污染的魚貝類,使有機水銀侵入腦神經(jīng)細胞而引起的一種綜合性疾�。�
赤潮是大量的生活污水(含氮、磷)和含有大量有機物的工業(yè)廢水直接排入大海,海洋中的磷、氮等營養(yǎng)鹽和鐵、錳等微量元素及一些有機化合物迅速增加,這時就出現(xiàn)了“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過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會使海水里藻類植物營養(yǎng)過盛瘋狂的生長,出現(xiàn)赤潮現(xiàn)象.
解答: 解:碘缺乏病主要是由于攝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種地方病,與環(huán)境污染無關,而臭氧空洞、水俁病、赤潮分別是由氯氟烴等化學物質(zhì)、含有機水銀污染的魚貝類、生活污水(含氮、磷)和含有大量有機物的工業(yè)廢水等引起,故選A.
點評: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赤潮、水俁病、臭氧層空洞的形成原因,平時要做到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圖中X、Y、Z、W是地殼含量前四位(不按順序)的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其它為化合物,A有磁性.它們之間存在如下轉化關系(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
(1)M的化學式是
 
;R膠體中分散質(zhì)直徑大小范圍為
 

(2)寫出A與 W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A和足量D的稀溶液反應生成G的離子方程式:
 
;
(4)工業(yè)由E制備Z的反應方程式
 
;
(5)簡述檢驗G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的實驗方法(操作、現(xiàn)象、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原子序數(shù)是
 

(2)分析上表規(guī)律,可推知,表中X=
 
.(硫元素)
(3)表示的是(寫粒子符號)
 

(4)寫出一個由1、7、17號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兩粒相同大小的鈉,一粒用鋁箔包好為甲,另一粒為乙,將甲、乙兩粒鈉分別投入足量的水中,收集所得氣體,氣體的體積大小關系是(  )
A、乙多B、甲多
C、一樣多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當兩個原子形成共價鍵時,原子的能量將( �。�
A、都升高
B、都降低
C、都保持不變
D、一個升高,一個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屬于有機物的是( �。�
A、氰化鉀    KCN
B、氰酸銨  NH4CNO
C、聚乙炔  (C2H2n
D、碳化硅  Si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ol 12C18O2中,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22NA
B、5.6g鐵粉與酸反應失去的電子數(shù)一定為0.2NA
C、常溫下,42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3NA
D、標況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NaHCO3溶液,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c(H+)=c(HCO3-)+c(CO32-)+c(OH-
C、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電離程度
D、c(H+)+c(H2CO3)=c(OH-)+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碳酸氫鎂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Mg2++2HCO3-+2OH-=MgCO3↓+2H2O
B、碳酸鋇溶于醋酸溶液:BaCO3+2H+=Ba2++CO2↑+H2O
C、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D、氧化鐵加入氫碘酸中:Fe2O3+6H+=2Fe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