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為了驗證元素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套實驗方案(圖1和圖2)進行實驗探究:
(1)根據(jù)方案一裝置(圖1)回答以下問題:
Ⅰ.寫出裝置①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將反應后②中的溶液倒入CCl4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與圖3吻合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Ⅲ.裝置③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
(2)根據(jù)方案二裝置(圖2)回答以下問題:
Ⅰ.B裝置中X是______,其作用為______;
Ⅱ.能說明碳元素和硅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Ⅲ.若沒有裝置B,則會產(chǎn)生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論:圖1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nO2+4H++2Cl-Mn2++Cl2↑+2H2O A 溶液變藍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吸收揮發(fā)出的硝酸 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證明非金屬性C>Si 非金屬性Cl>Br、Cl>I 非金屬性N>C>Si
【解析】(1)Ⅰ.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生成氯化錳和氯氣,反應方程式為MnO2+4H++2Cl-Mn2++Cl2↑+2H2O。Ⅱ.氯氣的氧化性強于溴,故把氯氣通入②中,氯氣把溴離子氧化成單質(zhì)溴,Cl2+2Br-=Br2+2Cl-,單質(zhì)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故溴的四氯化碳在下層,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與圖③吻合的是A;Ⅲ.氯氣把碘離子置換成單質(zhì)碘,Cl2+2I-=I2+2Cl-,碘遇淀粉變藍,故看到的現(xiàn)象為溶液變藍色。(2)Ⅰ.根據(jù)題干信息:方案二根據(jù)元素非金屬性與對應最高價含氧酸之間的關系,設計了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的實驗研究,碳酸酸性強于硅酸,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越強,則原子的非金屬性越強,由于硝酸易揮發(fā),故B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揮發(fā)的硝酸,可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Ⅱ.C中盛裝硅酸鈉溶液,由于碳酸酸性比硅酸強,在C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硅酸沉淀,因此能說明碳元素和硅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實驗現(xiàn)象是C中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Ⅲ.若沒有裝置B,硝酸也與硅酸鈉溶液反應,則會產(chǎn)生的影響是不能證明非金屬性C>Si;(3)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圖1中的實驗結論為非金屬性Cl>Br、Cl>I;圖2中的實驗結論為非金屬性N>C>Si。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單質(zhì)X和Y相互反應生成X2+和Y2-,現(xiàn)有下列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劑 ③X具有氧化性
④Y2-是還原產(chǎn)物 ⑤Y2-具有還原性 ⑥X2+具有氧化性
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之和為20,W和R是同周期相鄰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電子式為;元素Z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
(2)單質(zhì)X和元素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濃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Y、W的氫化物沸點高的是(寫化學式),原因是 .
(3)元素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是a~m九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m的陰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
(2)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用電子式表示f2 d2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g、n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填寫)。
(4)f、g、p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從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填化學式)。
(5)p和n兩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
(6)c的氫化物和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之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7)k的氧化物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上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有下列框圖中的轉化關系,其中甲為10電子微粒。
①丁屬于_____________(選填“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
②請寫出h單質(zhì)與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開發(fā)利用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向苦鹵中通入Cl2是為了提取溴
B.粗鹽可采用除雜和重結晶等過程提純
C.工業(yè)生產(chǎn)常選用NaOH作為沉淀劑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氣和水蒸氣吹出單質(zhì)溴,再用SO2將其還原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選項中符合如圖關系的是( )
A.第二周期的核電荷數(shù)和最高化合價之間的關系
B.烷烴中碳原子數(shù)(X)與氫原子數(shù)(Y)的關系
C.溫度大于100℃時,CH4和C2H4的混合氣體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同溫同壓下燃燒前后參與反應的氣體的體積之和(X)與生成物的氣體體積之和(Y)的關系
D.燃燒一定質(zhì)量C2H4與C3H6的混合氣體,消耗O2的物質(zhì)的量(Y)與C3H6的質(zhì)量分數(shù)(X)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
(1)某學生為了探究鋅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速率變化,在400mL稀鹽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粉,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反應放出的氫氣,實驗記錄如表(累計值):
時間(min) | 1 | 2 | 3 | 4 | 5 |
氫氣體積(mL)(標準狀況) | 100 | 240 | 464 | 576 | 620 |
①哪一時間段時間段反應速率最大______min(填0~1、1~2、2~3、3~4、4~5),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求3~4分鐘時間段以鹽酸的濃度變化來表示的該反應速率__________(設液體積不變)。
(2)另一學生為控制反應速率防止反應過快難以測量氫氣體積,他事先在鹽酸中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以減慢反應速率,你認為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
A.蒸餾水 B.KCl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溶液
(3)在一定溫度下,將一定量的氣體通入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使其發(fā)生反應,有關物質(zhì)X、Y、Z的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則下列有關推斷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Z3X+2Y
B.t0時,X、Y、Z的質(zhì)量不再改變
C.t0時,Z的濃度為1.2 mol/L
D.t0時反應停止,反應速率為0
②t0時,Z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
③若t0=2min,則2min內(nèi)用Y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各地治霾力度的加大,大力發(fā)展高性能燃料電池汽車成為研究課題。如圖是某課題組設計的液體燃料電池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該電池的優(yōu)點是不產(chǎn)生污染氣體,且液體燃料便于攜帶
B. 電池內(nèi)部使用的是陰離子交換膜,OH-經(jīng)交換膜移向負極
C. 該燃料電池的電極材料采用多孔納米碳材料(如圖),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增加吸附量
D. 該電池中通入N2H4的電極為正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N2H4+4OH--4e-=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化鋅(ZnS)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難溶于水,可由煉鋅的廢渣鋅灰制取,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為提高鋅灰的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研磨 ②多次浸取 ③升高溫度 ④加壓 ⑤攪拌
(2)步驟Ⅱ所得濾渣中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3)步驟Ⅲ中可得Cd單質(zhì),為避免引入新的雜質(zhì),試劑X應為____________。
(4)步驟Ⅳ還可以回收Na2SO4來制取Na2S。
①檢驗ZnS固體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②Na2S可由等物質(zhì)的量的Na2SO4和CH4在高溫、催化劑條件下制取。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步驟Ⅱ加入的ZnCO3為bmol,步驟Ⅲ所得Cd為dmol,最后得到V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mol/L的Na2SO4溶液。則理論上所用鋅灰中含有鋅元素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