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甲烷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應如下:

反應I:CH4(g) + CO2(g) 2CO(g) + 2H2(g) △H1= +247 kJ/mol

反應II:CO(g) + 2H2(g)CH3OH(g) △H2=-90kJ/mol

已知: T1時,反應II 的平衡常數(shù)數(shù)值為100T2時,反應II 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測得CO、H2、CH3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mol/L)分別為0.05、0.1、0.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反應I中,使用催化劑可以減小△H1,提高反應速率

B. 反應II 中,加熱或加壓均可提高原料氣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C. 由上述數(shù)據(jù)可判斷反應II 的溫度: T1> T2

D. CO(g)+CH3OH(g)CH4(g) +CO2(g) △H= +157 kJ/mol

【答案】C

【解析】A、反應熱只與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使用催化劑降低活化能,化學反應速率加快,但△H1不變,故A錯誤;B、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加熱,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原料氣的轉(zhuǎn)化率降低,反應前氣體系數(shù)之和大于反應后氣體系數(shù)之和,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原料氣的轉(zhuǎn)化率增大,故B錯誤;C、T2℃時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2<100,反應II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化學平衡常數(shù)減小,即T1℃>T2℃,故C正確;D、反應I反應II得到CH4(g)+CO2(g)CO(g)+CH3OH(g) △H=(274-90)kJ·mol-1=+184kJ·mol-1, CO(g)+CH3OH(g) CH4(g) +CO2(g) △H=-184kJ·mol-1,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或溶液)的轉(zhuǎn)化關系,已知單質(zhì)B2、C2、D2、E2在常溫常壓下都是氣體,化合物G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化合物I、J、K通常狀況下呈氣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氫化物的沸點高于其同主族其它元素氫化物的沸點

B. 原子半徑大小:A>C>B>E>D

C. F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極性共價鍵

D. G中的陰離子能抑制水的電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COH2的混合氣體俗稱合成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氣,工業(yè)上利用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與水進行高溫重整制備合成氣。

(1)用甲烷與水蒸氣制備合成氣,每生成1mol合成氣,需要供給51.5 kJ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溫度下,向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40mol CH40.60mol H2O(g),發(fā)生反應: CH4(g) + H2O(g) CO(g) + 3H2(g)。測得CH4H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物質(zhì)的濃度(mol/L)

0

1

2

3

4

CH4

0.2

0.13

0.1

0.1

0.09

H2

0

0.21

0.3

0.3

0.33

該反應第一次達平衡時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____。

②3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種條件的改變即可)。

(3)已知一定壓強下,溫度、投料比X[n(CH4)/n(H2O)]對該反應的影響如圖所示。圖1中的兩條曲線所示投料比的關系X1 ______X2(“=”、“>”“<”)。

Ⅱ.(4)已知常溫下HCOOH的電離常數(shù)為HCOO的水解反應HCOO- + H2O HCOOH + OH-的平衡常數(shù)K h =__________________。

(5)常溫下,將a mol/LHCOOH溶液與a/2mol/L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溫下,在a mol/LHCOOH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bmol/L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時溶液中HCO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分別是0.4mol/L0.1mol/L。向該混合液中加入1.92g銅粉,加熱,待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mol/L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利用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獲重大突破,其原理是(  )

反應①:C(s)+1/2O2(g)=CO(g) ΔH1

反應②:C(s)+H2O(g)=CO(g)+H2(g) ΔH2

反應③:CO(g)+2H2(g)=CH3OH(g) ΔH3=-90.1 kJ·mol-1

反應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

反應⑤:3CH3OH(g)=CH3CH=CH2(g)+3H2O(g) ΔH5=-31.0 kJ·mol-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③使用催化劑,ΔH3減小

B. 反應④中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C. ΔH1-ΔH2<0

D. 3CO(g)+6H2(g)→CH3CH===CH2(g)+3H2O(g) ΔH=-121.1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電解法可制取有廣泛用途的Na2FeO4Fe+2H2O+ 2NaOH Na2FeO4+3H2,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裝置通電后,鐵電極附近生成紫紅色的FeOH42-,鎳電極有氣泡產(chǎn)生。若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高,鐵電極區(qū)會產(chǎn)生紅褐色物質(zh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是電源的正極

B. 電解一段時間后,c(OH-)降低的區(qū)域在陰極室

C. 電解過程中,陽極發(fā)生的電極方程式為Fe+8OH--6e-==FeO42-+4H2O

D. 如圖2,N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密閉容器,中間有一可自由滑動的隔板(厚度不計)將容器分成兩部分,當左邊充入1molN2,右邊充入一定量的CO時,隔板處于如圖位置(保持溫度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右邊與左邊分子數(shù)之比為4:1

B.右側(cè)CO的質(zhì)量為5.6 g

C.右側(cè)氣體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14倍

D.若改變右邊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處于容器正中間,保持溫度不變,則應充入22.4 L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顏色有關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 銅在氯氣中燃燒產(chǎn)生棕黃色煙

B. 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產(chǎn)生血紅色沉淀

C. Cl2通人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D.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產(chǎn)生蒼白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強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a2+、HCO3 BNO3、Cl、Na+Ag+

C.Cu2+、Fe2+、SO42-、Cl D.Mg2+、Na+、Cl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